壤塘:非遗+扶贫,助力群众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8-11 16:47:49编辑:唐丽华
八月的壤巴拉,迎来了草原的盛夏。走进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 阳光下,微风和煦,公园里五彩斑斓的石刻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石刻是我们村民自己雕刻的。”班玛罗尔吾看着自己的成果,十分开心。班玛罗尔吾家住壤塘县茸木达乡洞窝村,是壤塘石刻省级非遗传承人。据他介绍,棒托石刻公园项目建设以来,全村20多人在他的带领下都学会了石刻技术,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大家都参与了该项目的建设,“根据技艺水平,每人每天有180元至380元的务工收入”。
2018年,茸木达牙格车村3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天都在石刻传承人班玛罗尔吾的带领下,来到棒托石刻公园项目雕刻景观石像,牙班也是其中一位,通过雕刻这些石像,已经实现了人均增收上万元,仅牙班一人就收入了15600元。牙班说,他为自己骄傲,因为通过石刻的传承和所学的技术,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让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016年,牙班是牙格车村出了名的贫困户,家中8口人,年老的父母患有大骨节病,成家后的牙班虽然一直辛勤劳作,但和大多数人一样,通过挖药、种植的收入十分微薄,又因为父母常年患病,家中一贫如洗。随着壤塘县实施“文化扶贫扶智”,牙班也有了“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认识,他主动加入石刻传习所,认真学习石刻技术,通过传承石刻,在2017年底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人”。
在壤塘,像牙班这样依靠“非遗+扶贫”脱贫的人就有2000余人,他们通过传承民族文化脱贫奔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丰富的非遗文化是壤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富矿”。然而,壤塘地处偏远,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基础薄弱,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如何发挥非遗文化的最大功能和作用?
壤塘提出了“文化强县”的目标,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以梵音、唐卡、藏戏、石刻等最具壤塘特色的非遗为核心,以非遗传习所、文化产业园为载体,以非遗生产性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为重点,通过培育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具有影响力的非遗文化品牌,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促使非遗创新性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出了壤塘文化扶贫的路径。
对此,壤塘编制完成《壤塘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5)》,着力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样板、宗教文化适应社会主义样板、文化产业助农增收脱贫奔康样板、民族文化引领民族地区发展样板4个“文化样板”,打造多元文化的“大观园”,并逐步形成系统、整体、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带”,把壤塘建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具体思路上,借助藏羌文化产业走廊,壤塘摒弃过度商业化模式,保留口口相授、手手相传的手工作坊生产形式,着力突出文化旅游“深度游”。如在中壤塘镇投资1.2亿元建非遗文化创业园,在茸木达乡投资1200万元建棒托石刻公园……同时,建成唐卡绘制、造像雕塑、藏药藏茶、藏戏演艺、石刻艺术等五类工艺户为骨干的非遗专业合作社14家,将非遗文化产品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助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如今,壤塘有47个传习所,包括唐卡、石刻、藏戏、藏香、藏药、藏陶、木雕、藏纸等。这些传习所除了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还带动培养了一大批唐卡、石刻、藏戏等非遗文化传承人,传承和发扬壤巴拉文化。(何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