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竹乡 全域畅游

——长宁县坚持“交通旅游”融合助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0-09 10:00:43编辑:苏仁胜
“中国竹子之乡”长宁县幅员面积943.6平方公里,旅游资源富集,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AAA级景区5个,以及佛来山、潘龙溪、世纪竹园等一批乡村休闲旅游景区景点。近年来,长宁县践行“路景一体”理念,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农村四好公路,实现100%镇通油路、100%行政村通水泥路、100%的社通公路、100%建制村通客运,建成了外通内联、镇村畅通、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构建形成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长宁县先后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名县”“四川省旅游强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打造“全域旅游”网络,实现“快进”促“漫游” 
从顶层架构入手,统筹考虑旅游要素和交通需求,大力实施“交通+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构建“旅游县城——精品景区——特色小镇——美丽新村”四级旅游交通网络,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建设“外联”大通道。坚持打基础、谋长远,以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 加速形成以成都、贵阳为两极,沿线城市为节点的“1小时交通圈”,从长宁县城出发,1小时就可到达宜宾机场、泸州机场,县内宜泸高速、宜叙高速和宜宾绕城3条高速7个互通出口与国道G547、国道G246和省道S443互联互通,实现了铁航通达、高速贯通、油路覆盖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为长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构筑“景区”新路网。坚持“路在景中、景在路中、路景一体”,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旅游公路建设,不断完善旅游交通网络、配套服务和快旅慢游体验,串珠成链以景引路、以路串景,打造“最美旅游环线”。目前,该县已有旅游风景道路4条、旅游休闲步道26条,城市绿道7条,并开通了县城至佛来山景区、竹海酒庄景区的直通车,从县城到各景区只需要30分钟左右,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务,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畅通“全域”微循环。为打造全域旅游的新亮点,长宁大力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整合资金5.67亿元,启动道路改善提升工程,通过道路加宽、黑化改造等方式,实现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以县城为中心,开通公交线路12条,共投放公交车161辆(其中85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4A、3A级景区全面开行了旅游公交专线,途经覆盖11个乡镇、76个村,实现公交覆盖乡镇率达61%,公交客运新格局加速形成,乡道绿化率达100%,村道绿化率达99.2%,一路多景、一村一景的风景带全面形成。
打造“一景一业”廊道,实现“结合”促“融合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交通+”意识,依托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统筹景观道路建设和沿线旅游产业开发,把景观之路变产业之路、休闲之路、小康之路,助推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产业和发展优势。
打造“畅美竹乡”路。结合竹产业发展战略,新改建林区公路260公里,建成高速路口及干线公路“百里翠竹示范带”,打造绿色路,将生态绿色路与道路建设和景区生态保护、环境美化融为一体,农村道路交通条件的提升改善,为全县72.47万亩竹林及竹产品运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2018年,4个乡镇被评为“中国特色竹业之乡”,15家竹加工企业在长宁落地生根,竹产业总产值达52亿元,增长30.9%,成为全省首批竹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的区县之一。
打造“扶贫产业”路。坚持交通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按照项目倾斜、优先实施的原则,着力实施“农村公路+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电商物流”项目,2016至2018年共建设贫困村村社公路165.04公里,全县21个省级贫困村149个生产社全部通4.5—5米宽水泥混凝土路,21个贫困村和全县7844户贫困户提前2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仅2018年配套修建道路152公里,有效带动了万亩酿酒(五粮液)专用粮基地、万亩花椒基、中国甜村(甘蔗)等产业园区发展,建成生态园、景圣湖和碧湖春天等多家5A级特色农家乐,为产业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打造“乡村旅游”路。紧扣“一城五区”旅游规划布局,以及“百里新村、养生长廊”乡村旅游发展重点,规划建设G547旅游快速景观大道、古河至下长旅游公路等重点工程,高标准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游客集散中心,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串联蜀南花海、七洞沟、佛来梨乡、安宁古镇、樱花小镇、十里淯江、蜀南竹海等景区景点,以快捷畅通的交通连接,打造“快旅慢游”深度旅游体验,提升游客进入景区获得感和品质感。
打造“温馨旅途”体系,实现“畅行”促“畅游”
做好“交通+旅游”大文章,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长宁大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交通、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出行需求,逐步形成推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巨大动能。
创新片区“响应式”服务。积极推行农村客运片区化经营管理模式,以片区化经营为主体响应式服务为延伸。开行了3个片区的农村客运,共投放7座农村片区化便民小客车60辆,投入网约出租车60辆,实现253个建制村通客运,已通客运建制村比例为100%,满足了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探索运游“一体化”模式。实施运游“一体化”模式,在综合客运枢纽配套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完善旅游咨询、售票、导游、车辆租赁等功能。合理布设服务区、驿站、小品和标识等设施,提供游客集散、旅游资讯、休闲救助等服务展示旅游特色、演绎地域文化、推介土特产品。
推动信息“共享制”清单。加强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搭建长宁县交通旅游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整合交通指挥中心平台资源,强化与旅游、公安、气象、铁路等部门信息共享,引导各类互联网平台和市场主体参与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产品及增值服务开发,推广景区门票网上预约,引导节假日旅游高峰客流,全力支持建设世界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