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书写群众满意答卷

——记高县来复镇崇新村原第一书记张远强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9-28 16:30:15编辑:苏仁胜
2017年1月,张远强担任宜宾市高县来复镇崇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以来,不畏艰难,开拓创新,通过“三民”走访、调查了解、征询意见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帮扶项目、着力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开工建设,特色产业培育起步顺利,崇新村重新焕发出活力,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驻村调研,谋划发展路
思路决定出路,到任后,他始终铭记组织的重托,弯下身子、融入群众,努力探索脱贫路子。为摸清家底,他起早贪黑,走村串户,与党员、群众打成了一片,用了2个星期的时间对村中9个组的贫困户、五保户、困难党员户、村干部、致富能手进行走访,熟悉了本村各个组的具体位置和本村的具体民俗习惯及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对全村基本情况以及未来全村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深刻认识。2017年2月,他召开全村群众大会,提出了“建产业、强组织、亮新村”的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建立了项目录,为全面推进该村的脱贫工作明确了思路、时间、目标和任务。对此,崇新村干部说:“以前我们就像无头苍蝇,一年到头都不知道都干什么。县上来的第一书记就是厉害,这下子我们工作有目标了,有带路人了。”
抓好基础建设,解决发展关键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一条亘古未变的信条。张远强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是该村的发展瓶颈,也是群众最关心、受惠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为争取到行业部门的项目安排,他多次奔走在县各部门之间。一些部门办公室工作人员每次看到他,就半开玩笑地说:“张书记,你又来了,不给你安排项目看来你要在我们这里上班啊。”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以来崇新村水利、道路等项目投入400多万元,硬化组道公路长6.6公里,宽3.5米,新挖产业路3.5公里,宽4.5米。基础设施项目不停开工建设,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头,发自内心地说:“这个书记会真干事,干实事。基础项目落地,让村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发展的前景,张书记的实干名声也渐渐传到了各个村组。”
发展产业,拓宽稳增收渠道
张远强始终认为,特色优势产业是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根本,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崇新村以传统种养业为主,无龙头企业带动,无主导产业发展。2015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种植黄栀子576亩,种植柠檬373亩。因发展规模不统一、农户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目前效果不理想。为了尽快发展起产业,他不等不靠,按照“特色水产,村社带动”的思路发展特色产业。但是当时许多群众纷纷不理解,表示推广的产业项目行不通,但是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与党员群众做思想工作。
在娘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他坚持发展产业还是要靠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专合社等示范带动,建立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鼓励群众通过流转土地设立股份合作社,吸纳致富能人带头、贫困户共搞特色增收产业。
抓好党建,坚持思想引领
“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每个党员就像堡垒上的旗子,引领广大群众跟着组织走、向先锋模范学习。”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在张书记看来是最贴切的。
驻村以后,为解决崇新村基层党建薄弱,发展缺乏带头人的问题,他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每次召开支部大会他时常对党员们说,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群众跟不跟你走,就看我们是否有能力、是否有信心把这面旗扯起来。他“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这一工作理念,组织开展“四抓”党建活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四位一体”干部管理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当好全村“两学一做”的带头人,组织和带领村支部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标杆、树榜样,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亲自为广大党员讲党课,鼓励优秀党员带头搞产业,坚持每季度做好党务村务公开,开好“固定党日+”等活动,把党建工作与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崇新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并涌现出不少党员致富带头人,有效带动了20多户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项目。让崇新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良好发展氛围。
2017年崇新村顺利通过上级验收已整村脱贫,张远强称,虽然已经离开了第一书记这个队伍,但作为一名曾在脱贫攻坚战场第一线的第一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敢于亮剑,担当实干,当好社情民意的“温度计”和“晴雨表”,书写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答卷。(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