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稻谷飘香,在射洪市洋溪镇古佛寺村,金灿灿的稻浪随风起伏,粒粒饱满的稻穗弯下了腰,村民们正忙碌着收割、脱粒、捆扎,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易地搬迁安置点内,贫困户刘庭淑正在晾晒稻谷。
“多亏赶上了党的好政策,现在村里简直大变样,我过去住的老房子很不安全,现在搬到了新房子里,心里也踏实了,生活更方便了。”满脸笑容的刘庭淑说。脱贫攻坚以来,古佛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烂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断头路”也畅通了,曾经让大家最头疼的缺水问题也通过修建拦田堰等得到了解决,今年刘庭淑家田里的稻谷长势良好,喜获丰收。
古佛寺村距离洋溪镇集镇10公里,曾经是交通闭塞、生产落后、产业空虚的“穷山沟”。2014年以前,村里的三房沟和四房沟两条大山沟之间缺乏连接路,村民从三房沟到四房沟要绕3公里多的山路。
“虽然在一个村,但每次回娘家,都要走上半个多小时。”家住四房沟的村民陈在玉说,2015年,村民们最迫切盼望的连接路开工建设,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一条长1.3公里的水泥路很快建成,结束了“一村两隔”的历史。
作为古佛寺村的帮扶单位,射洪市政协机关从2014年以来,先后挤出办公经费50余万元,协调各类资金500余万,从帮助该村打通“断头路”、修建水利设施等开始,逐项补齐限制该村发展的短板。
“基础设施完善后,我们又动员政协委员在村里建立了香桂基地,帮助引入业主建立了羊肚菌种植基地,现在两个产业已经初见成效。”射洪市政协秘书长杜敬华说,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贫困户和村民们的收入也逐年增加。
在三房沟不远处的香桂基地里,贫困户马在有正在和村民们一起播种香桂种子。三年多来,通过学习种植和管护知识,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熟练的“产业工人”。
“因为没有手艺,以前我在外面都是打点小工,挣不到什么钱,村里引入了羊肚菌、香桂等产业后,我常年在基地务工,一年能挣到1万元左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说到现在的收入,老马满脸笑容。
在村道两旁和半山腰的撂荒地里,去年栽种的清脆李树苗长势正旺,即将挂果,第一书记闫军正在组织村民进行锄草。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巩固香桂、羊肚菌和有机蔬菜产业的基础上继续瞄准‘撂荒地’做文章,目前已经种植了清脆李200余亩。”闫军说,“清脆李是李子中品质比较高的一个品种,近年来市场销售很好,由村委会当业主,村民通过土地入股,保底收益,同时有劳动能力的可以通过务工获得一部分收入。等到丰产后,除去村集体用于发展的资金,村民们还可以获得“分红”。到了春天,漫山遍野的李花也为村里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以前是穷沟沟,连媳妇都不好娶。现在路通了,房子修好了,又能在家门口挣到钱,很多姑娘都愿嫁到这里。”刘庭淑说,现在村里每年都要办好几次喜事,农闲之余,大伙儿也到健身广场做运动,跳坝坝舞,昔日沉寂的小山沟越来越热闹。
“在接下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洋溪镇党委书记胡光武表示,将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统筹推进,持续为该村注入发展活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刘洋 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