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清晨,东边刚漏出了鱼肚白,在中江县龙台镇横梁村1组的地里出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早点起来做农活,还可以腾出时间去工地打点零工,挣钱补贴家用。”建档立卡贫困户邓秀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
邓秀萍今年64岁了,身体还比较硬朗,现在的她,既要照顾90多岁的婆婆和只有弱劳动能力的丈夫,还要抚养3岁的重孙,她在种植了1亩多农作物的同时,仍然坚持就地就近务工,多渠道增加收入,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实现了稳定脱贫。
困难压不倒 自强不息越挫越勇
邓秀萍有2个女儿,原本生活还算比较幸福,虽然不富裕,但还算过得去。然而在1986年的一天,正值青壮年的丈夫患上胃病和肝病,邓秀萍四处借钱为丈夫治病做手术,但手术后其病情没有得到完全好转,还落下了长期慢性病,劳动力几乎丧失,听力也逐渐下降,生活上需要长期照料。原本就不充裕的家庭,少了一个劳动力,收入来源急剧减少,生活的重担落到了邓秀萍一个人的肩上。
“家里这种情况,只有我一个劳动力了,还要供2个女儿吃饭读书,我不做哪个做?只有挺直腰杆,这个家才不会垮。”邓秀萍说。
看着两个女儿一天天长大,劳累多年的她本可以歇歇气了,可两个女儿成家后却又陆续遭遇不幸,邓秀萍只得接下抚养三个外孙女和一个外孙儿的重担。
面对这些困难,邓秀萍始终没有放弃,在巨大的压力下挺直了脊梁,邓秀萍每天起早贪黑,凌晨5点过就起床打理家务、饲养家禽、忙农活……然后到龙台镇附近工地上务工,期间还要抽空回来照看三个外孙女和一个外孙儿。
“我打工一般就是挑灰桶这些,从最开始的一天10多元到现在一天70-120元,一天至少要做七、八个小时,只要有人喊,我就去。”邓秀萍介绍着这些年来她的主要活路生计。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邓秀萍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努力靠自己的双手,保证着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邓秀萍是一个有骨气、不服输的人,面对家庭这样的现状,外人的质疑不断传到她的耳中,“他们说我屋头这个样子,早就过不下去了,更不要说修新房子了。我就不服,我就要修个新房子起来给他们看。”邓秀萍忿忿地说道。
在邓秀萍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2013年至2017年,邓秀萍家分阶段建起了一栋2层200多平方米的砖混房,家庭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里面的人个个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精准识别 脱贫政策为她助力
2014年,邓秀萍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党和政府真的很关心我们,该享受的政策都享受到了,有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务工补贴……”邓秀萍说,“中江县纪委和镇村干部都很好,有困难的时候我一打电话他们就来现场帮我们解决,还经常来家里宣传扶贫政策,鼓励我继续努力,不等不靠,用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使我更加坚定了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中江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蒋志勇作为邓秀萍的帮扶责任人,时时刻刻把帮扶工作放在手上、把贫困群众挂在心头。2017年,蒋志勇在开展帮扶工作中了解到邓秀萍的外孙女在住院分娩这个情况后,立即到各相关单位咨询了解相关政策,帮助他们将住院实际费用报销了90%。事后,邓秀萍说:“感谢蒋书记,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政策,还为我们跑前跑后,太辛苦了,光住院生娃这个就给我们报销4500多元。”同时,蒋志勇还详细了解了叶润生耳聋的情况,积极与龙台镇和中江县残联联系,对叶润生进行残疾等级鉴定,确保其脱贫政策应享尽享。
“邓秀萍这个人非常能吃苦、很能干,对家人不抛弃不放弃,先后担起了三个外孙女、一个外孙儿和一个重孙儿的抚养重担,多重的困难都没压倒她,她是脱贫致富路上的女能人,为广大贫困户树起了榜样。”蒋志勇说。
蒋志勇还表示,“我们在开展帮扶工作中,要时刻关注贫困户的思想动态、精神状况,以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抓住根本为导向,从帮扶贫困户所思、所向、所需、所求为落脚点,精准施策,积极应对,鼓足精气神,铺平脱贫路。”
“现在我的子孙都长大独立了,就只有一个老人和我家老头子、重孙子需要我照顾,比起以前轻松多了,但我决不能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支持以及蒋书记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趁着现在身体没啥大毛病,我还要继续努力奋斗下去,为子孙减轻负担,帮助他们走出一条和我们这一代不一样的小康路。”邓秀萍信心满满地说。(陈定峰 中江县纪委监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