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双创的主场 成都集聚人才促发展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6-29 13:57:25编辑:陈姝悦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需要靠人才的支持,为发展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撑、科技支撑,让发展的动力更足,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地方的发展。
近年来,成都市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着力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环境,切实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点燃人才引擎 助推高质量发展
高校院所是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供给源头。成都科教资源在全国排名前列,每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奖项位列副省级城市前列。为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16年起,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展触及所有权改革的科技成果制度创新,连续推出一系列举措,全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鼓励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可约定按不低于3:7的比例共享知识产权,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青年创新创业者和企业科技人才组成了科技人才的主体部分,激发他们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与活力,是落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5月12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修订出台《成都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资助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明确,分别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青年创客创新创业、联合培养重点产业领域博(硕)士三类科技人才给予经费补助,以进一步释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其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和青年创客最高给予20万元经费资助,联合培养重点产业领域博(硕)士给予规定学制学费50%的经费资助。
“新政策出台能够进一步服务高校科研团队创新创业,更有利于校企一体化,让高校的科研人员更精准的对接企业需求,攻克技术壁垒,同时有利于企业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来提升创新能力。”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释放人才活力 打造创新高地
在6月3日召开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成都出台了人才计划的2.0版——《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是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之举,是以高水平人力资源协同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阶之需,是为城市厚植比较竞争优势和冲刺世界城市战略资源的创新之策。
服务城市战略,推动科技之城聚人成势。《行动计划》围绕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风口,抢抓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战略机遇,吸引汇聚天下英才共建西部科学城,释放城市发展新机遇、激荡产业发展新蓝海,让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成为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行动计划》提出,注重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打破束缚创新的体制机制壁垒,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拘一格引育人才、不论出身评价人才,最大限度放权用人主体、激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动校院企地协同合作,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营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生态。
此外,成都还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流动;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鼓励海内外科技创新团队来蓉;加大知识产权人才激励;引进国际化技术转移人才;鼓励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更加便捷的落户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与制度创新。
“支持力度很大。”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进表示,“政策不仅关注了高端领军人才,对青年大学生、新职业人才等各类、各层级人才都有涉及,很实在。相信未来成都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成都人才齐聚“成都智慧”
5月27日11点,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百灵”卫星通信地面便携站,为登顶珠峰提供通信技术保障。
自主可控产品研发的背后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0%。”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创新创业的核心资源是人才,而成都恰好是集聚人才的高地,“成都创新创业土壤肥沃,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各类人才政策创新和落地落实,能够吸引人才来蓉并且留得住,这也是我扎根成都20年坚持自主研发的原因之一。”
从在春熙路首次亮相到远销35个国家和地区,“诞生”于成都的光启智能防疫头盔如今已成为全球抗击疫情的一柄科技“利刃”。轻量化结构、部署无感巡查、毫秒级反应、15米远距离多人同步测温、信息数据实时匹配反馈……“小头盔”的背后,成都科技创新的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创新的核心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从2014年来到成都,我就被这里良好的创新氛围和人才环境吸引,目前我们已经把多个技术板块放在成都,今年还将启动产业基地的建设工作。”据成都光启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企业的总部在深圳,与腾讯仅有一公里之隔,如今选择落户成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对研发人才强大的吸引力。人才绿卡、配套公寓、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集聚,加上良好的人才引进和服务政策,充分免去了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专心投入研发生产。
成都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人才计划2938人,孕育出西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以及18家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全市累计落户的青年人才达35万人。成都正大力聚集创新力、培育新动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温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