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微旅游”探索社区发展多方共赢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9-12-03 17:56:11 编辑:刘映红 点击:
  “九眼桥之前就是拱桥,有九个桥眼;这是新建的城市音乐厅,以前还是一片平瓦房,这十多年,成都的变化太大了,如果我很久没回来,怕是都找不到路了!”不到1个月,来自成都市武侯区共和路社区的居民陈开琼已经以社区“微旅游导游”的身份服务了两批外地游客。据悉,这是该社区近期推出的“筑爱共和家——文旅共和社区营造项目”,项目通过整合辖区内的文旅资源,以打造“微旅游”线路和培训志愿者的形式,在引导居民讲述自己社区故事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当地本土文化的传承和旅游开发的活力。

 
  武侯区共和辖区地处成都市一环,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鸳鸯楼、望江公园、九眼桥、薛涛墓等历史文化点。“但社区目前十分缺乏一个整合型的服务,尤其是对于上述文化景观的挖掘,开发程度弱,没有形成系统的路线。”据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街道共和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委员胡海焘介绍,社区文化资源丰富,原住民对本地文化了解更多,但缺乏讲述这些历史和故事的平台,尤其是社区内的长者,他们从小生活在这里,期望有机会进行文化的传承。此外,社区内有大量的租户以及外来人员,其中还包括外籍人士,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很低,十分期望有机会能够深入了解本地的文化。
 
  基于以上供需关系,共和路社区于今年夏季联合社会组织,通过对辖区内常住老居民、游客的访谈需求,共同设计了以美食体验、时尚购物、旅游观光和体验本地风俗文化的社区微旅游路线,其中不乏鸳鸯楼、望江公园、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等多个富有“老成都”文化底蕴的特色景点。
 
  整理挖掘的景点如何发挥其价值?共和路社区将“底牌”押在了导游身上。据“筑爱共和家——文旅共和社区营造项目”,负责人刘洋介绍,目前整个项目导游分位3个部分,除了望江楼、鸳鸯楼的专业导览员和四川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之外,项目还面向社区招募并培训了大量“居民导游”,比例高达30%。
 
 
  比起专业导游带游客走马观花打卡,居民导游带领游客看到的“风景”则有所不同。“川大附近哪里的串串香最资格?哪里的盖碗茶最地道?望江楼公园哪个季节最安逸?”当地居民不仅能站在旅游消费者的角度,分析身边耳熟能详的景点特色,也能被位于四川大学的江姐纪念馆中,一幅80年代的社区老照片惹得热泪盈眶,亲身经历的故事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成都经历的时代变迁。
 
  如今,社区“微旅游”还主动对接辖区内中小学校,并以“DIY”形式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11月17日下午,龙江路小学2年级5班的全体学生在共和路社区内开展了一次“爱YI善游•寻古问今”望江行活动。当天,孩子们在专业志愿者的带领下直观的了解了望江楼的前世今身以及诗人薛涛的生平轶事。“目前带孩子外出旅游的机会很多,但这种让孩子了解自己成长地方的机会十分难得。”班级家委会负责人周莹莹表示,本次“旅行”,自己也跟随孩子了解不少闻所未闻的成都历史文化故事,很有意义。
 
  在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游客为项目捐款也成功激活了社区公益基金,并用于社区的各项发展治理中。“目前,项目还在试运营阶段,游客的公益捐赠标准也还在探索当中。”胡海焘表示,未来,该项目除了针对本地、外地游客推出了定制旅游路线外,还将继续联动社区小学和企业,开展党建团建、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在促进社区团结的同时,逐步培养社区“自我造血”功能,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实现社区政府、居民、游客多方共赢的局面。(刘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