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谱写脱贫梦——记渠县膏泥村第一书记胡涛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9-04-28 22:00:14 编辑:张林 点击:

  2017年4月,胡涛下派来到白兔乡膏泥村任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中,他敢闯敢干,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在他的带领下,膏泥村2018年如期脱贫“摘帽”,成为远近文明的先进典型。

  用心用力访实情,立下诺言摘穷帽

  膏泥村地处渠县西部,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距县城35公里。胡涛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深入村组、农户家中走访。看着自己走访了解的资料,他才真正明白这个村的贫困。膏泥村做为远近闻名的穷村、光棍村,曾被戏谑为渠县的“大小凉山”。2017年,膏泥村水泥路只有5公里,2个组未通公路,9公里泥碎路未硬化;12口山坪塘和2公里水渠年久失修,导致160亩农田得不到灌溉;农户机压自来水覆盖率仅70%,有460人的生活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移动信号覆盖率才80%;56户危房急需改造或搬迁;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土地大量撂荒;大多数村民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村社生活环境脏乱差……虽然脱贫攻坚已开展两年了,膏泥村却仍如一潭死水。

 

  面对这样的现状,胡涛没有退缩,在全面走访后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面对全体村民,他庄严承诺:“膏泥村不脱贫,我绝不回城!”

  常抓常新强党建,示范带动促发展

  针对膏泥村“路少”“民穷”“无产业”的现状,胡涛决定把党建放在首位,抓在手上,落在实处,推动村级治理上台阶,引领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他定期召集村支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组,共商全村脱贫大计,带头抓好工作落实,及时调整抓脱贫工作不力的村干部,提升了班子队伍的战斗力。

  在任职第一年,胡涛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根据膏泥村发展定位和群众现实需求,一年内就建设完成22公里路和60口水井,自来水直通天城寨,彻底改变了天城寨村民靠天吃饭的历史。建设中,他不只注重速度,更重视质量,通过发动、组织群众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保障施工质量。截止目前,所有基础设施全部均已经投入使用。

  有胆有为攻项目,筑巢引资夯基础

  为了在全村形成决战攻坚态势,确保如期脱贫摘帽,胡涛结合村情民情,发起了产业扶贫的强劲攻势。他带领村支两委到县交运、县水务、县扶贫、县电力公司等部门汇报、协调相关项目,争取到了22公里硬化路、饮水、渠道、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同时,他多次与乡党委书记一道外出为膏泥村招商引项目,经过多次努力,最终成功引进四川仁寿水果大王徐文科的橘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地膏泥村,一期流转土地500余亩,带动就业60余户121人,大项目推动大产业的格局已然形成。

  尽心尽力抓产业,借助资源促民富

  村上有了产业,如何让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搭上致富快车道,实现户户有增收门路,有稳定收入呢?胡涛一方面加大政策宣讲,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技能培训,让60户贫困家庭87人掌握实用技能,就近输送到了四季柑橘园务工。柑橘园每年为务工群众发放工资达到32万元,补偿土地流转金12万元,缴纳集体经济管理费1.2万元,仅果园就为农户增收达到7300元每户,实现了业主、农户、村委“三赢”。

  与此同时,胡涛还积极鼓励发展家禽养殖等短平快产业,争取帮扶单位投入,发放鸡鸭苗7200只,为群众增加年收益6万余元;鼓励贫困户用活产业扶持资金,贫困户寇长路通过小额贷款养羊创收,2018年仅通过养羊一项纯收入就达到了2万元。

  对没有就业能力的,他就用活政策“兜起来”,其中低保兜底61户,残疾兜底20户,特困兜底20户,户年平均收入提高3000元左右。

  务实求实改环境,提升质量助振兴

  通过不懈努力,截止2018年底,膏泥村实施了易地搬迁27户,危房改造61户,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广播电视、饮上了安全生活用水,村“五有”户“六有”样样达标,全面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在此基础上,为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并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胡涛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在环境建设上。

  为改善膏泥村人居环境,胡涛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向帮扶单位争取援助,为全村91户贫困户彻底改厨改厕,实现了厨房贴瓷砖,卫生间安便盆。为实现硬件软件同步升级,他通过“农民夜校”,发动帮扶人入户宣讲卫生知识,打扫院坝卫生,开展“户居环境大评比”活动,有力提升了村民卫生习惯,实现了家家户户院坝整洁整齐。

  真心真情谋“小事”,无悔青春践诺言

  “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第一书记,无论是群众平常的矛盾纠纷调解,还是低保评定、医疗报账等,甚至许许多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用心对待。  为了贫困户能够体党心、感党恩,他利用“农民夜校”和院坝会,借助“美丽膏泥村”微信群等新媒体,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务求做到人人知晓;为了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他主动到群众家里帮助填表,连夜到县城交表;为了早日让所有村民小组通上水泥路,他反复到县交运局蹲点汇报修路事宜,不达目标不罢休。他联系帮扶的对象户以前是老上访户,通过真心帮扶,不断的上门宣传、主动办事、以真情和滴水石穿的韧劲,使其最终成为了全村脱贫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干群关系融洽了,村容村貌变美了,新风正气树好了。

  两年的不舍昼夜,两年的风雨兼程,如今的膏泥村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走进膏泥村,处处感受到山清水秀、道路开阔、产业兴旺,易地聚居点倒影流江河畔,俨然一副山水画卷。整村退出后,胡涛依然穿行在膏泥村的田间院坝,全力推动膏泥村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发生更大的蜕变!(渠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