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推行“关港贸”协同服务 提升口岸查验精准度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全面深化关(海关)、港(港口)、贸(企业)三方合作,依托现有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整合查验信息链条,形成节点清晰、流程可控、权责明晰、线上线下结合的“口岸查验多方协同服务模式”,进一步实现查验集装箱的“提速、降本、增效”。

泸州城景泸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线上推送查验要求,科学配置辅助查验要素
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依托已有港口物流系统,整合查验相关作业节点全面“上线”。海关在“口岸查验多方协同服务系统”中录入报关单号或提单号,系统自动匹配集装箱信息,关员根据查验指令详细勾选“待查验集装箱号、查验场站、查验工具、是否开/掏箱、是否过磅”等具体查验要求,系统自动生成“待查验列表”并推送至查验相关各方。各方并联完成查验准备:收发货人或其代理预约查验,港口根据查验要求一次性备齐查验工具,科学调度配合查验工人,并将待查集装箱调至海关查验区。
精准共享查验进程,作业环节无缝衔接
口岸查验多方协同服务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类精准推送,实现海关查验信息、港口作业信息、企业配合信息快速对接,并自动流转至下一环节。查验信息更加公开化、可视化、留痕迹,呈现出完整的“查验工作进度”情况。
线上线下紧密协同,动态交互压缩时间
系统提供IEC订阅和查询功能,企业根据接收和订阅的信息,实时跟踪箱货动态,合理衔接物流。以“委托订阅”功能为例,提箱的拖车司机通过公众号主动发起IEC订阅或查询,输入手机号、集装箱号即可第一时间得到提箱指令,根据接收到的节点信息,合理安排时间到港口提箱,极大地压缩拖车司机的空车等待时间。
同步标记免费集装箱,减少时间资金占用
采用“口岸查验多方协同服务模式”,对于海关查验后未发现异常的,海关部门线上推送“查验结果”,企业据此在线申请“查验无异常集装箱免费”,港口允许集装箱免费出场,与政府按月结算。
有效压缩查验集装箱滞港时间。实现“一次到场”完成查验,口岸查验耗时大幅减少,海关平均查验时间压缩至1小时以内。截至目前,PC端和手机公众号查询次数11643次查验集装箱平均滞港时间压缩50%以上。
进一步降低查验集装箱综合成本。口岸查验多方协同服务模式实现对查验辅助人员的科学调度和查验工具的精准配置,最大限度避免查验资源浪费、无效等待、重复倒箱等产生的额外成本。累计减少吊箱650余次,仅吊箱费用即节约13万余元,减少查验无异常集装箱免费手续办理210余次,减免此类集装箱移位调箱费用8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