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创新“信易+”应用场景
达州市紧扣深化信用体制机制改革核心任务,以探索和拓展“信易+”应用场景为突破口,将信用理念与方法深度融入经济社会运行各环节,着力破解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通过创新实践,构建起具有鲜明达州特色的信用应用体系,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推动信用建设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换个角度看达州达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信用+基层治理”,激活城镇治理新动能
大竹县率先将信用元素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向小区、商家、学校、农户延伸,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其中,石桥铺镇创新建立政治、道德、法治、社会、商务五维诚信档案,并实现动态更新;每季度开展诚信建设评比,评选出“十星家庭”,有效提升了城镇监管效能,探索出基层发展治理新模式。
“信用+红色旅游”,赋能地方经济新发展
达州市创新推出川渝“城宣万”革命老区“红色税信游”。通过与龙头企业签订协议,让“城宣万”三地A级纳税人的职工,在签约旅游企业运营的景点享受免收门票、团建折扣等优惠。此举充分发挥纳税信用作用,构建起客源共享、游客互惠、利益分享的新机制,实现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的协同统一,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信用+融资贷款”,破解企业融资新难题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达州市全力推进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纵向联通省市县、横向贯通多行业领域的“一体化”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体系。加强水、电、气、税务、不动产等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深化政银企数据融合。通过探索建立预授信模型,实现线上全流程审核和快速放款,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持。
达州市通过创新“信易+”应用场景,在基层治理、地方经济发展、企业融资等多方面取得突破。“信用+基层治理”“信用+红色旅游”等新模式的推出,丰富了“信易+”应用场景。在基层治理成果方面,大竹县石桥铺镇为全镇16015户、44414人建立信用档案“一档三评十星”制度的实施,让376户获得信用红名单奖牌,还打造了3个诚信体系建设示范小区。在企业融资支持上,达州市融资服务平台“发达贷”已吸引1270家中小微企业注册认证,接入21家一级金融机构、39家二级金融机构,上线204款金融产品,85家企业申请贷款,累计成功授信151万元,切实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