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人民医院闵鑫:灯下辛勤“醉”相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乐山市人民医院闵鑫:灯下辛勤“醉”相知

2025-11-24 17:07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诊室里,闵鑫医生手持一根细如发丝的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精准地抵达病变神经周围。这个看似轻柔的动作,却让一位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折磨得在地上打滚的女士瞬间获得了安宁。从手术室的“幕后”到疼痛诊疗的"台前",闵鑫用一根银针,为无数疼痛患者打开了希望之门。

从麻醉到疼痛:发现被忽视的“疼痛真空”

作为麻醉手术科医生,闵鑫曾在手术台上见证无数生命奇迹。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他注意到一个令人揪心的现象: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手术,却又被慢性疼痛长期折磨的患者,往往陷入“内科治疗效果有限,外科手术指征不足”的困境。“当看到一位晚期癌痛患者因为疼痛连最基本的尊严都无法保持时,我意识到必须做点什么。”闵鑫回忆道。正是这份对患者疾苦的感同身受,让他毅然从手术室的“幕后”走向疼痛诊疗的"台前",专注于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银针妙手:精准治疗让患者重获新生

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下肢带状疱疹痛得无法站立,在诊室门口蜷缩痛哭。“那种痛,像被持续电击又像被烈火灼烧。”经过闵鑫的脊髓电刺激治疗后,她的疼痛很快得到缓解,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尊严。更令人振奋的是一位晚期肝癌患者的故事。当癌细胞浸润血管,剧烈的疼痛让他失去了求生意志。闵鑫通过精准的“鞘内吗啡泵”和后续的疼痛管理,不仅让患者重获安宁,更让他重燃治疗信心。从预计的6个月生存期到如今已近两年,最新检查显示肿瘤甚至有所缩小。“是闵医生让我明白,活着不只是忍受痛苦,还可以有质量、有尊严。”“很多人认为疼痛治疗就是吃止疼药,担心成瘾和耐药。”闵鑫用形象的比喻破除误解,“过去的镇痛像‘散弹枪’,在止痛的同时可能伤及无辜;现在的疼痛治疗如同‘狙击枪’,直击病灶,精准干预,且用药剂量更小。”而且疼痛治疗并不是单单用镇痛药物,而是多种方式。他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解释道:“疼痛源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导致神经发炎水肿。我们的治疗不仅是止痛,更是治病——通过精准的靶点治疗消除神经炎症,从根源解决问题。”对于顽固性神经痛,闵鑫率先在乐山地区采用电刺激疗法,通过调节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自我修复,实现标本兼治。

针尖艺术:在微创领域精耕细作

“外科医生用手术刀解除病痛,我们疼痛医生用穿刺针消除痛苦。虽然工具不同,但追求的都是患者的安康。”闵鑫说。如今,团队在顽固性神经痛、难治性癌痛、脊柱源性疼痛等领域不断探索,开展了多项如神经调控、精准神经阻滞等微创介入新技术。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慢性疼痛患者日益增多,如:顽固性神经痛、难治性癌痛、颈肩腰腿痛、头面痛等被疼痛折磨的患者,他们的疼痛治疗需求更加迫切。闵鑫表示,他将继续深耕疼痛医学,让更多患者了解现代疼痛治疗的真谛:“我们不仅要为患者驱散疼痛的阴霾,更要让他们重拾生命的尊严与希望。”(供稿:乐山市人民医院 陈薪宇 李汶怡)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