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成都站)系列活动举行
为深入贯彻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相关工作部署,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挖掘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2025年11月14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成都站)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本次“深度行”活动采取“1+1+1”形式,即1场百模论剑·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大赛颁奖活动、1场人工智能产业发布活动、1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大会,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议程设置,旨在构建高水平产业交流平台,链接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汇聚创新团队与高端人才,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成都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注入新动能。
领军专家聚首,擘画产业新图景

14日上午,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的百模论剑·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大赛颁奖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成都站)启动大会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举行,标志着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深度行(成都站)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王江平,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赵刚分别带来《AI赋能工业应用要优先推进高价值场景》《百模共生,千模竞发——从数据到智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与中国战略分析》不同维度分享,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动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和前沿思考。
25支团队载誉而归,9个项目签约落地

颁奖环节,备受关注。本次大赛经过近5个月的激烈角逐,25支优秀团队突围而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3名,涵盖了“人工智能+”制造、教育、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展现出强劲的产业转化潜力。
多个获奖项目青睐成都,AI课程质量评价大模型、AI+睡眠健康管理项目、“手眼协调”的通用电脑操作智能体等7个优质项目与成都相关区(市)县、产业园区及本土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会上,智算云腾(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一脉云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就全国首例自主可控算力资源入股投资合作进行了签约,这标志着全国首例自主可控算力资源入股投资项目成功落地,此举为破解AI企业的“算力焦虑”提供了全新的“成都方案”。此外,还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杭州精确狂想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签署AI影视工业梦工厂共建项目合作协议,将合作打造“人工智能+影视工业”创新平台,共同推动AI赋能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产业发布彰显活力,前沿碰撞激发动能

当天下午,作为“深度行”系列活动的另外两大部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布活动、成都市第二届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同期举办。
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布活动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承办,通过蓝皮书发布、AI榜单发布、AI爆品展演、AI场景地图发布等环节,多维度展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效,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注入新动能。
成都市第二届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大会由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成都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成都数据集团重磅发布了蓉数·AI服务平台,并与沃特科技、明途科技、海天数联等7家企业现场签约,将共同推进算力调度、模型管理、数据服务、智能体开发与应用市场深度集成,提供从资源调度到智能应用的全流程能力。
厚植AI产业沃土,构筑发展新引擎
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重点产业链高位推动,聚焦AI三要素、四大品牌赛道、全域场景应用、全要素产业生态,构建“3+4+1+1”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稳步增长。继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实现“双千突破”后,2025年1-9月仍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长,汇聚相关企业1155家,实现了基础、技术、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方阵。
成都坚持创新引领、应用牵引,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通过实景验证、揭榜挂帅、供需对接“三大举措”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建设。组织28款产品进入街区、热门景点开展实景验证,服务超20万人次;紧扣“人工智能+”场景需求,发布首批4个警务场景;常态化开展对接活动30余场、开放场景需求330余个。
成都将以本次“深度行”系列活动为契机,深化“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实现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融合,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生产制造核心环节,赋能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