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胸痛中心成功通过“再认证”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胸痛中心凭借规范救治流程、高效多学科协作及鲜明中西医结合特色,成功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再认证。这标志着该院急性胸痛患者综合救治能力持续达国家权威标准,为泸州及周边地区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七年深耕,从“认证”到“再认证”筑牢区域救心屏障
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始于2018年,同年12月通过国家标准版认证,成为当时泸州市第二家获此资质的医疗机构。七年来,医院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理念,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以心血管内科、急诊科为核心,整合介入室、超声影像科、检验科、呼吸内科等多学科资源的协同救治体系,形成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的急性胸痛救治网络。
“急性胸痛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致命疾病的典型症状,救治关键在‘快’。”医院胸痛中心相关负责人罗钢教授介绍,七年间,中心通过优化区域协同机制、完善院前急救衔接、强化院内流程管理,打造“从发病到救治”的“救心高速路”,累计挽救数千名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命,成为区域急性胸痛救治重要力量。
精研细琢,三大举措破局以复审促能力升级
此次再认证复审是国家胸痛中心联盟对医院胸痛救治工作的全面“体检”。筹备一年多来,医院聚焦流程、培训、指标三大核心环节,实施系统性改进。
流程再造让“救心通道更高效,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复盘优化2018版胸痛救治流程,重点升级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处置、心电图快速检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绕行急诊/CCU直接进导管室、重症心梗患者多学科联合救治等核心环节。通过绘制清晰流程图、明确时间节点、建立“首接负责”机制,确保患者救治环节无缝衔接,最大程度缩短时间。
全员培训构建“无死角”救治能力网络,为实现救治能力同质化,医院开展覆盖全院的分层级培训,院领导、行政人员、核心及非核心科室医护、医疗辅助、后勤人员及新进职工均纳入培训体系。同时,医院承担区域协同责任,定期对基层网络医院开展培训、技术指导与义诊,并将胸痛中心工作纳入质控考核,确保参与救治人员熟练掌握规范流程。
指标攻坚瞄准薄弱环节精准发力,针对网络医院转诊PCI的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FMC2B)”等薄弱指标,医院通过专家分析原因、加强转运演练、建立“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机制突破瓶颈;在自行来院患者绕行CCU比例等优势指标上,强化急诊科与介入室联动,巩固成果,推动关键指标优化。
中西合璧,打造中医特色胸痛救治品牌
作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胸痛中心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特色融入救治与康复全流程。
特色制剂护航,中医药全程干预心。血管内科团队基于“玄府理论”“瘀血理论”,研发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参萸养心胶囊、杜钩平肝颗粒等9种专科院内中药制剂。其中,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益气活血、改善心肌供血;参萸养心胶囊助力心梗后康复;杜钩平肝颗粒帮助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稳定血压。中医药干预贯穿胸痛患者急性期救治至恢复期调理,提升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智慧康复赋能,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依托智慧化心脏康复中心,医院围绕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为患者提供个体化中西医结合康复服务。康复团队根据患者病情、介入治疗情况及中医体质,制定包含中药调理、针灸、穴位贴敷、运动康复、心理疏导的综合方案,通过智慧设备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保障康复安全有效。
技术贯通中西,拓宽救治选择。在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等常规介入手术基础上,医院成熟开展冠脉内超声(IVUS)、冠脉内光学相干成像(OCT)、冠脉内旋磨手术、冠脉内冲击波球囊治疗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等高端技术。同时,探索中医与现代介入技术融合,如介入术后用中药预防血栓、针灸缓解疼痛,提供多元治疗方案。
数据见证,关键指标持续领跑救治成效显著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医院胸痛中心关键绩效指标远超国家认证标准:
效率指标:自行来院胸痛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缩至10分钟内,STEMI患者“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稳定在5分钟内;
技术指标:2025年4-6月,经救护车入院的STEMI患者远程心电图传输比例100%,快速肌钙蛋白检测20分钟内出结果;
救治指标: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再灌注治疗比例96.97%(国家要求≥75%),“门到球囊时间(D2B)”控制在90分钟内;
管理指标: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危险分层评估比例100%。
新征程再出发,守护更多“心”希望
通过再认证不是终点,而是更高质量服务的起点。未来,胸痛中心将从五方面发力:深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探索中医药创新应用;优化关键指标,缩短救治时间、提升成功率;强化区域协同,带动基层医院能力提升;加强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院前-院内-院后”一体化管理体系。
未来,医院将继续以守护区域百姓心脏健康为己任,推动胸痛中心建设向更高质量、更精细化发展,为“健康泸州”“健康四川”贡献中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