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高新区构建“外引内育”双驱动科创生态体系
10月28日,自贡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建的“自贡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聚焦自贡市“4+3”重点产业布局,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等主导产业,以及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大健康等潜在优势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招引和孵化科技型企业,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

这一平台不仅是新增的校地合作载体,更是自贡在老工业城市转型中探索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我们不再满足于单一项目合作模式导向,而是从自贡市‘4+3’产业发展需求出发,进行前瞻性项目筛选和全要素培育,‘外引’和‘内育’双轮驱动,构建‘中试+孵化+基金+场景+人才’新模式,目标是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成果转化示范平台。”自贡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李丰波介绍。
创新中心采用“一中心一平台多功能”架构,对优质项目实行中试熟化与产业孵化同步规划、政策与要素同步保障,并配套创投基金、场景应用、人才引育等支持,着力打通“市场需求—产品供给—技术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闭环。
为确保平台持续高效运转,中心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建立项目“征集-筛选-评审-落地-退出”全周期管理机制,并实行“基础+绩效+奖励”的梯度支持模式,运营经费与年度考核结果闭环挂钩。
更具突破性的是,自贡高新区每年设立2000万元中试专项资金池,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特别优质项目可“一事一议”。资金采取“先投后股”方式,补贴与投资属性各占50%,既做“雪中送炭”的支持,更做“风雨同舟”的投资。对成功实现产业化落地的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中心最高100万元奖励,并按开工、投产、升规等节点兑现,鲜明树立“以落地实效论英雄”导向。
科技创业离不开“耐心资本”。自贡高新区已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撑体系,设立总规模达6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与科创投资基金,旗帜鲜明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政府通过拨改投、补投参半等方式与创业团队共担风险,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陪跑机制。
线上,“贡创汇”科技创新数字平台集成技术供需、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等八大模块,实现资源“一站汇聚、精准匹配”;线下,通过“西交赋能・智聚高新”科技成果对接活动,10项高校及高科技企业项目路演,20余位专家教授与50余家本地企业深度对接,多个项目现场达成合作意向。
目前,自贡高新区已与10余所高校共建研发平台,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7个,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突破400家。近三年累计实施重大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项目超60项,带动新增产值超20亿元。总投资1.8亿元、占地2.5万平方米的川南渝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B区)正在加快建设,将与A区协同提供“创新—中试—产业化”全流程服务。
随着自贡创新中心这一“创新动能”激活,自贡高新区正以更富活力的创新生态和更完善的机制保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科创动力,也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自贡样板”。(供稿方:自贡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曾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