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县法院:七年维权路,十二次奔波,五百二十万元执行到位!
“薛法官,这笔工程款,我已经等了整整七年……”2025年11月7日,夹江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内,当申请执行人王某从薛山江法官手中接过执行款凭证时,这个曾经奔波维权的汉子,声音有些哽咽。这一刻,他等待了太久。
七年维权:从希望到失望的循环
这是一场始于2018年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执行案。某建设工程公司拖欠王某工程款400余万元及利息、保证金50万元,虽经法院判决确认,执行却屡屡受挫。
“每次看到新的希望,接着就是新的失望。”王某回忆说。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在2021年,夹江县法院冻结了被执行人在某地工程款700万元。就在王某以为曙光出现时,却因该款项存在其他优先受偿人,无法支付本案,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峰回路转:公司转让后的责任追索
转机出现在被执行人将公司整体转让给另一家建设公司后。该财产线索一经出现,夹江县法院薛山江法官就组织开展多轮调查,获取公司股东抽逃出资的证据。2024年,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受让公司股东抽逃出资的责任。该案经过一审、二审直至再审,最终法院判决:受让公司的三名股东在抽逃出资范围内,对原建设公司未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受让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执行攻坚:十二次奔波的坚守
2024年12月,诉讼结束后,案件重新回到夹江县人民法院执行。随后数月,薛山江法官全面梳理案件线索,多次赴外地核查财产线索。2025年9月,全省法院“百日执行攻坚”专项行动启动后,夹江县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将这起沉积多年的“骨头案”列为重点攻坚案件。
“再硬的骨头,我们也要啃下来!”薛山江立下军令状,他带领执行团队,开启全力冲刺。德阳、绵阳、成都……为查控财产,薛山江先后12次奔赴受让公司所在地。银行账户、房产、厂房、工程款……只要是可能的财产线索一个都不放过。执行过程中,夹江县法院先后冻结受让公司银行账户240万元,查封其名下房产和厂房,陆续冻结5笔工程款。
圆满执结:七年等待终落幕
在强大的执行威慑下,2025年11月7日,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受让公司一次性支付王某工程款、利息、保证金共计520万元,案件全部执行完毕。
“薛法官为了我的案子尽心尽力,我真的很感动。”王某动情地说,“有几次我都要放弃了,是薛法官的坚持给了我信心。”
“这个案子的执结,充分体现了‘百日执行攻坚’专项行动的成效。”夹江县人民法院院长朱洋表示,“只要我们秉持司法为民的初心,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就一定能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七年坚守,十二次奔波,五百二十万执行到位,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法院人的坚守与担当。执行攻坚,重任在肩。下一步,乐山法院将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目标不移,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和更加昂扬的斗志,纵深推进“百日执行攻坚”专项行动,用实实在在的执行战果捍卫司法权威、兑现群众胜诉权益!(供稿:夹江县法院马邦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