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护林育苗促转化 绘就生态经济双优画卷
11月6日,从广元市旺苍县了解到,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天然林保护与生态资源转化,通过“严管护强科技、重修复育种苗、促转化深改革”三项关键举措,构建起“保护-修复-利用”的生态发展闭环,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严管护强科技,筑牢天然林生态屏障
旺苍县将天然林管护作为生态保护的核心任务,率先建立县、乡、村三级天然林管护体系,制定《天然林资源管护办法》等配套制度,明确管护责任与标准;同时选聘1045名生态护林员,实现全县天然林管护区域全覆盖,织密“地面巡护网”。在科技赋能方面,该县同步推行“智慧林业”建设,运用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技术,构建“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的立体化管护格局,有效提升管护效率与精准度。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降至3‰以下,天然林生态安全得到坚实保障。
重修复育种苗,夯实生态发展物质基础
为持续提升森林生态质量,旺苍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经营原则,大力实施营造林工程——累计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2.45万亩、封山育林4.1万亩、森林经营提升44.43万亩,通过科学修复不断优化森林结构。
在种苗保障领域,该县建成500亩种苗基地、200亩苗圃及5000亩示范林,年培育优质苗木150万株,且全部实现订单式供苗,既满足县域生态修复的种苗需求,又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质苗木支持,为生态发展筑牢物质根基。
促进深化改革,激活生态资源经济价值
旺苍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通过深化改革释放生态资源潜力。在产业融合方面,该县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推进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产业,目前已培育林下经济15万亩;同时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发展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新业态,成功建成大峡谷等4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当前全县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0亿元,带动3.2万农户人均增收3200元;森林康养基地年接待游客9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5亿元,真正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