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梦前行!井研县门坎镇万亩竹林托起乡村振兴新图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竹”梦前行!井研县门坎镇万亩竹林托起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11-10 16:36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门坎镇地处井研县东南部,1.1万亩翠竹不仅是美丽的生态画卷,更是驱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近年来,门坎镇坚定走“以竹兴业”“以竹富民”的发展之路,让“竹林小镇”的品牌愈发闪亮。

近日,门坎镇大水湾村,一座崭新的竹制品加工厂正在加紧建设中。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有序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5月,门坎镇白合村首家竹制品加工厂已顺利投产,为进一步扩大竹产业覆盖范围,大水湾村加工厂紧随其后启动建设,着力将本地丰富的竹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该加工厂预计于年底正式建成投产。同时,白合村首家竹制品加工产业的落地,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见可感的增收实效。

门坎镇白合村竹制品加工厂工作人员谭文杰介绍:“竹之家在我们这里办厂,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对我自身来说,不仅能就近就业,给家里带来一定的经济创收,还能在家照看到老人和小孩,而且在家工作很舒畅。从竹之家开业到现在,我已经为家里带来了将近2万元的经济收入。”

在门坎镇白合村,茂密的竹林之下,成群的生态跑山鸡正悠闲踱步、自在觅食,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林田园画卷。当地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竹林+养殖”的绿色发展模式,巧妙利用林下空间,通过资源共享与模式互补,构建起生态循环、多元经营的发展新格局,不仅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产出,更有力地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门坎镇白合村七星寨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友胜表示:“林下养殖不仅有效利用了林下空间、减少养殖污染,还实现了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良性循环,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与附加值。目前,预计全年生态跑山鸡出栏量可达5万只,竹林产量突破30万斤,总产值达450万元。下一步,合作社将持续加大投入,规划建设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与生活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农庄,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门坎镇林竹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滴灌。近年来,该镇借助“以竹代塑”“天府森林粮库”等政策东风,不断用“竹”优势、做“竹”文章,成功创建了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

门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黄双斌介绍:“在一产方面,我们着力打造林下经济生态养殖拳头品牌,先后争取林业项目资金200万元,支持‘七星寨林下生态养殖基地’改造提升,改造完成后将成为井研县林下养殖产业品牌。在二产方面,我们利用中省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建成全市首家由村集体注资的竹制品生产工厂,主要生产竹签、竹筷等产品,年产值超过500万元,能稳定提供10个就业岗位,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7.5万元以上的收入。”

从郁郁葱葱的万亩竹海,到热火朝天的加工车间,从林下奔跑的生态鸡,到政策支持下不断延伸的产业链,门坎镇正围绕一根小小的翠竹,绘就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供稿:井研县融媒体中心 刘书杰 张馨月)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