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银行董事长黄毅:以AI赋能金融新质生产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黄毅
近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正迎来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真正让AI与大数据“用起来”“活起来”,更好地赋能业务、服务民生、防控风险,已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四川天府银行积极拥抱这一变革,明确提出“AI-Centric(以AI为中心)”的顶层设计理念,系统推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全面转型,致力于打造全国首家AI原生银行。
AI-Centric顶层战略引领
三大支柱协同推进转型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金融服务的基本逻辑和运营模式。政策推动、技术成熟、客户需求升级等多重因素叠加,为银行尤其是区域性银行实现“换道超车”提供了可能。AI不再仅是降本增效的工具,更成为重构用户体验、创新业务模式、提升风控能力的核心引擎。
但同时四川天府银行也清醒认识到,AI落地金融业仍面临诸多挑战:数据质量与治理体系尚不完善、复合型人才短缺、模型可解释性与合规性要求高、传统架构与技术债务制约敏捷创新等。面对这些挑战,唯有主动谋划、系统推进,才能真正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胜势。
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把握AI历史机遇,四川天府银行明确提出“AI-Centric”顶层战略,将打造“AI原生银行”作为推进四川天府银行“产业银行、数智银行”战略的重要落脚点,力争成为全国首家以AI系统性重构所有核心业务的商业银行,跳出传统“人+IT系统+页面交互”的服务模式,全面转向“AI+人+自然语言交互”新范式。在底层架构支撑、应用开发及用户交互范式上作出三大根本性转变:基础底座从传统数据中心升级为强大的算力中心,为智能决策提供坚实支撑,应用系统进化为人工智能驱动和知识图谱的“最强大脑”;产品设计体系转向场景设计体系,支持国家新质生产力、金融“五篇大文章”;用户交互转向自然语言交互,颠覆传统客户体验。
四川天府银行不仅将AI视作技术工具,更作为贯穿业务、科技与管理的核心战略,系统性、全行域推进数智化转型。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通过三大支柱的协同演进,全面推动银行效益提升与高质量发展。
第一大支柱是业务重塑转型。四川天府银行以AI技术全面重构信贷业务、渠道服务、客户运营、风控合规等核心业务链条,实现从“流程驱动”到“智能驱动”的根本转变。通过数字员工、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打造“体验重构、效率革命、风控升维”的差异化竞争力。
第二大支柱是科技重构升级。四川天府银行构建了集算力资源、数据平台、AI能力于一体的“天府大脑”,为全行各类AI应用提供统一、安全、高效的底层支持。通过云原生智能底座、全链路智能数据平台和MLOps体系的建设,实现技术能力的全面升级。
第三大支柱是经营管理与人才组织变革。四川天府银行建立了“人类专家+AI能力”双轨机制,优化前中后台人力资源配置,构建远程集中运营新模式。通过智能化的经营管理工具和培训体系,全面提升组织效能和员工能力。
系统布局
坚定推进AI原生银行建设
在组织机制上,四川天府银行在今年初新组建了数据资产管理部,并优化调整了其与科技部的职能分工,明确由数据资产管理部牵头全行数智化转型与场景创新,聚焦AI技术业务化、业务技术化双向融合;科技部则专注夯实算力基础设施、保障信创落地与系统稳健运行。通过“双轮驱动、协同发力”,确保AI项目既能快速孵化,也能稳健运行。
在技术底座方面,四川天府银行已完成DeepSeek、千问等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初步建成集算力资源、数据平台、AI能力于一体的“天府大脑”,为全行各类AI应用提供统一、安全、高效的底层支持。这套系统不仅支持大规模模型训练与推理,更具备弹性扩展和能力开放的特点,为后续AI应用的快速迭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痛点
以AI重塑金融服务全流程
真正的AI赋能,必须落在具体业务场景中,解决真问题、创造真实价值。四川天府银行坚持“应用为王、快速迭代”,围绕信贷业务、渠道服务、中台运营、风控合规等核心领域,推出一系列具有实效的AI应用。
在普惠金融方面,“天府AI小微贷”项目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融合应用,实现数字人面审、智能尽调、自动化审批等功能,将传统小微贷款流程从数天缩短至分钟级,真正破解“融资慢”难题。该项目不仅在省内数据大赛中脱颖而出,更已在实践中服务超千家小微客户,不良率显著低于传统模式。
在运营效率方面,“天府商户AI审核”系统引入数字员工与智能调度机制,实现自动化资料识别、规则执行与风险初筛,审核效率提升超5倍,人力释放达70%。同时,“智能问数”“问问天天智能问答助手”“碎片录入数字员工”等应用也在全行快速推广,大幅提升内部知识获取与流程处理效率。
在客户服务与风控方面,新一代AI手机银行已完成自然语言交互升级,智能客服替代率超90%;企业级AI风控大脑初步建成,实现欺诈交易实时拦截与智能预警,风险识别准确率提升50%以上。
在成本结构优化方面,AI应用带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运营成本上,通过数字员工和自动化流程的广泛部署,预计可降低直接运营成本约50%,减少了对人工操作的依赖,同时提高了处理准确率和客户响应速度。负债成本上,全新智能渠道服务和客户运营模式有效提升了获客与转化效率,通过更精准的客户分层和产品匹配,增加了低成本存款的比重,付息成本有望实现大幅优化。风险成本上,智能风控体系实现了对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欺诈损失率降低70%以上,同时通过提升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风险识别准确率,显著减少了不良资产的生成,降低了拨备压力和风险损失成本。这些成本优化不仅增强了四川天府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为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人为本
构建“人+AI”协同新生态
在推进AI应用的过程中,四川天府银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AI不是要取代员工,而是赋能员工,让人类专家能够聚焦于更高价值的创造性工作。通过建立“人类专家+AI”协同模式,让员工从烦琐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投入到客户服务、产品创新和风险管控等核心工作中。
同时,四川天府银行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多种方式,快速构建了一支既懂金融又懂AI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四川天府银行还建立了全面的培训体系,通过智能培训助手和虚拟仿真等技术,帮助员工快速掌握AI应用技能,全面提升全行数智化素养。组织文化也在持续进化,倡导“人机协同、数据驱动”的工作理念,将AI应用效率和人机协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确保组织能力与AI转型同步提升。
深耕场景
推动AI与金融深度融合
回顾四川天府银行在“AI+金融”领域的初步探索,主要有三点深切体会。
必须坚持战略先行、顶层推动。AI转型是一把手工程,必须纳入银行核心战略,明确路径、投入资源、建立机制,才能避免零星尝试、难以闭环的问题。四川天府银行的AI-Centric顶层战略和三大支柱实施框架,为全行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
要聚焦痛点、小步快跑。不追求大而全,而是从高价值、高频次、高人力的业务场景切入,快速验证、持续迭代,让AI迅速展现业务价值。四川天府银行的AI小微贷、智能审核等项目都是围绕具体业务痛点展开,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要重视“人”的角色转变。AI不是替代人,而是赋能人。四川天府银行通过“人类专家+AI”协同模式,让员工聚焦更高价值的决策、创新和客户服务,实现人与机器的共同进化。
展望未来,四川天府银行将继续坚定推进数智化转型,持续深化AI在金融领域的全场景应用。四川天府银行将进一步完善AI治理体系,加强模型可解释性和伦理审查,确保AI应用合规可控;四川天府银行将持续优化技术底座,提升算力利用效率和模型训练效果;四川天府银行将继续深耕业务场景,推动AI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标杆应用。
四川天府银行深知,数智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创新。但四川天府银行坚信,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和系统推进,银行业的服务模式、运营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都将实现跨越式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四川天府银行愿与业界同行、科技企业、专家学者携手共进,共同探索“人工智能+金融”的更多可能性,以科技赋能金融新质生产力,以智慧服务美好生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供稿方:四川天府银行董事长黄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