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蓬安:优化营商“软环境” 夯实发展“硬支撑”

蓬安工业园区正在建设的标准化厂房。周亮摄

蓬安工业园区管委会政务服务局工作人员(左)了解企业情况。周亮摄
“从洽谈到落地只用了4个月,‘蓬安速度’让我们感到惊喜!”“政府主动上门送政策、解难题,让我们能够安心发展……”入驻企业的心声,正是四川南充市蓬安县以“环境大优化”攻坚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蓬安县直面发展短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全局的要事来抓,围绕重点任务,聚焦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启动“环境大优化”攻坚行动,让营商“软环境”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为县域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不用来回跑。”近日,在蓬安县政务服务中心,罗先生顺利完成企业注册。
“我们聚焦痛点破题,流程从‘分散多头’到‘一体联办’。”蓬安县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通过业务整合、流程再造、数据共享、部门协作,将多事项整合为“一件事”集成办理。同时专门打造企业服务中心,配备“企业服务专员”,全面整合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叠加项目、法治、科创等板块的30余项增值服务事项,增设企业诉求兜底板块和“政企会客厅”,从审批事项办理、助企资源对接、涉企诉求受理、护企权益保障等四方面开展服务。
近年来,蓬安积极构建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为实现这一目标,蓬安县大力度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提升服务效能;借鉴企业开办“小时制”经验,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理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高频服务事项,高质量梳理全县“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优化服务环境,聚焦企业办事体验,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办事大厅环境,推进服务大厅、服务窗口、服务人员精细化、标准化、温馨化服务,确保政务服务环境更优、效率更高、质量更好,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
如今,蓬安坚持依法简政和高效服务相结合,调整完善县级行政权力清单615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41项,梳理明确43项重点事项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在重点服务部门集中开展作风建设行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办理、一次办成,先后创成省级政务服务标杆大厅1个、省级示范交易中心1个、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7个,市场经营主体年均增长5000户以上。
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当前,在蓬安工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成为高频词。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蓬安县践行“服务前置、主动对接”理念,组建专业帮代办团队,深入园区。给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流程梳理等“一对一”服务;设立服务站点,推行“园区事园区办”模式,针对工业项目制定标准化审批指引,提升申报材料一次性通过率;建立“政务售后”回访机制,形成从申请到办结的全链条服务闭环,重点项目落地效率显著提升。
倾心浇灌梧桐,筑巢引来金凤。对蓬安而言,营商环境就是“梧桐树”,要把推动经济发展的“金凤凰”留住,就必须把“梧桐树”养护好。
10月29日,蓬安县举办金融顾问团“双融”专题服务活动,11家金融机构与30余家企业共100余人齐聚,为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搭建平台。此次活动不仅打破“政银企”信息壁垒,构建起高效对接桥梁,更通过“融资+融智”双轮驱动,为企业精准匹配资金支持与发展策略,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痛点。
近年来,蓬安县通过构建“政策扶持+精准服务+金融赋能”的全方位培育体系,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批骨干企业正在加速成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蓬安县累计兑现优惠政策和奖补资金1.55亿元,以“真金白银”减轻企业负担。
“我们将深入实施‘环境大优化’攻坚行动,持续完善投资项目‘绿色通道’机制,优化落实驻企服务工作制度和分层分级困难诉求解决机制,持续加强土地及水、电、气等要素统筹调度保障,努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蓬安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近日,蓬安县围绕“统一大市场,公平竞未来”主题,开展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该县在人流密集的广场、商圈,高频次滚动播放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主题口号和宣传片;在社区宣传栏、工业园区、市场监管所等场所张贴主题宣传海报;工作人员走进商场超市、工业园区,化身“政策宣讲员”,面对面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知识。
“我们将坚持不懈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强化执法监督,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为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推动蓬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在市场监管领域,蓬安县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保护,推行包容审慎的柔性执法模式——通过规范涉企检查流程、明确执法边界,既依法重拳打击破坏生产秩序、干扰经营活动等违法行为,又以“首违不罚”制度传递执法温度,累计对1500余件轻微违法案件作出教育纠正处理。
法治保障的厚度,决定了营商环境的温度。蓬安县构建起行政、司法、仲裁、调解协同发力的纠纷化解机制,创新成立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服务顾问团,打造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律师公证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用专业力量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这份坚守换来累累硕果:县人民法院获评全国首批“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县司法局跻身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法治建设评估连续3年稳居全市第一方阵,更涌现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梁燕辉、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何婉兰等一批先进典型。
从“园区事园区办”的专班服务,到“无感审批”的数据赋能;从“首违不罚”的柔性执法,到协同发力的权益保障,蓬安正以实打实的举措,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在这片热土上收获机遇、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