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蕉村镇:以茶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县蕉村镇:以茶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

2025-11-05 16:51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高县蕉村镇地处川南茶乡核心区,辖13个村(社区),人口3.2万。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基层治理面临矛盾纠纷多元化、群众诉求复杂化等新挑战。镇党委立足“中国早茶之乡”文化底蕴,深挖茶道“和、静、清、融”的精神内核,创新将茶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探索形成“茶调茶解、茶网茶治、茶联茶和”的治理模式,实现信访量显著下降、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建强“茶调”中枢,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

空间赋能,以茶润心。‌整合镇级综治中心资源,打造“和合茶室”调解主阵地,设置茶艺展示、心理疏导等功能区,配备专业茶艺调解员。创新“一杯茶降温、二杯茶说理、三杯茶和解”调解法,成功化解宅基地、婚恋家庭等纠纷百余起,调解成功率居全县前列。

机制创新,多元共治。运行“1+7+N”联动体系,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整合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等七大平台,联动乡贤、茶企等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秉承“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纷必调”的工作理念,推行“五步闭环”机制(“五步闭环”:诉求问题实时“接”;收集问题及时“转”;承接问题限时“办”;急难问题定时“督”;办结问题准时“馈”。),动态管理群众诉求,实现快速响应、高效办结,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余件。

织密“茶网”根系,激活末梢治理效能‌

网格深耕,服务到叶。依托镇域网格划分,‌将全镇划为“茶叶网格”,网格员通过“采茶式走访”深入田间地头,收集民情、解决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组建“茶香蚕衣”调解队,探索独特解纷“三部曲”,像采青般敏锐捕捉矛盾苗头,如晒青时汇聚多方智慧,最终用炒青的耐心细细调和。同时,运用“茶树共生”“炒茶火候”等乡土话术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土地纠纷等。

科技赋能,智慧治茶。‌接入“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实时掌握茶山交通、生产动态,安全隐患整改率显著提升。开设“云上法庭”线上调解通道,让山沟里的纠纷可在线化解,村民可通过视频连线与调解员实时沟通,破解山区治理半径大的难题。

凝聚“茶和”力量,构建全域共治格局‌

风险早采,防患未然。‌建立分级风险研判机制,每月召开“茶话研判会”,提前化解多起群体性风险隐患。

多方联动,茶香共酿。制定《蕉村镇关于综治中心管理办法》,助推“中心吹哨、四方响应”扎实落地。镇综治中心采用“常驻+轮驻”模式,确保各部门职能职责明确、实体化运行。同时,通过“三三制”化解工作流程,加快实现调处精细化管理,集中力量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供稿方:高县蕉村镇陈乙铭)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