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成都市分行绿色金融助力:为农业转型注入“活水”
近日,在国家积极推进“双碳”战略与乡村振兴政策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成都市分行与成都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签署农业转型金融合作协议,为其提供1200万元专项转型贷款。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邮储银行在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更为传统农业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奏响了绿色金融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传统农业困局:转型迫在眉睫
成都某菌菇业有限公司作为深耕菌菇种植领域十余年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年产量超15000吨,产品畅销国内外,在带动地方农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方面成绩斐然。然而,随着绿色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传统生产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厂区内高能耗的温控大棚设备老旧、线路老化,导致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市场竞争力逐渐弱化。企业迫切需要通过智能化改造和循环农业技术应用实现低碳转型,但转型之路却布满荆棘。缺乏有效抵押物、技术投入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等问题,让企业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转型进程一度陷入停滞。
邮储银行担当:精准施策破难题
在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后,邮储银行成都市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的指导下,迅速行动起来。分行工作人员多次实地走访企业,深入调研其生产经营状况、转型规划以及资金缺口。同时,积极向企业宣传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相关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制转型金融支持方案。
为了确保金融支持的精准性与科学性,邮储银行成都市分行充分借助总行合作的第三方机构——某环境研究中心,对企业开展全面的碳核算。核算结果显示,该企业单位产量碳排放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核心原因在于传统温控系统能耗大,且人工操作流程繁琐进一步增加了能源损耗。基于这一结果,银行与企业共同制定了清晰的低碳转型计划,明确将“智能温控系统改造、产线机械化升级、废弃菌包资源化利用”作为三大关键转型路径,确保资金精准投向转型核心环节。
此外,方案中还创新构建了“碳强度与贷款利率挂钩”的机制。若企业达成约定的碳减排目标,可进一步节约融资成本。这一机制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激励,更坚定了企业推进绿色转型的决心。
绿色金融成效:多方共赢启新程
对于企业而言,1200万元的专项转型贷款为其解决了燃眉之急,有力推动了智能温控系统改造、产线机械化升级和废弃菌包资源化利用等转型项目的实施,企业的能耗将大幅降低,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市场竞争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对于邮储银行成都市分行来说,此次合作标志着在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点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金融+科技+产业”协同模式,为传统农业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解决方案,进一步丰富了绿色金融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从宏观层面看,这一合作积极响应了国家“双碳”战略与乡村振兴政策,为四川农业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振兴贡献了重要的金融力量。它为更多传统农业主体提供了转型的示范和借鉴,有助于推动整个农业行业走出“高碳依赖”,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此次合作只是邮储银行成都市分行践行绿色金融的一个缩影。该行将持续深化“金融+科技+产业”协同模式,以标准化、精准化、可持续的金融支持体系,为更多传统农业主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未来,在绿色金融的道路上,邮储银行成都市分行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多的金融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