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科技专利结产业红利 人才集结涌创新活水
在“立园满园”专项行动引领下,青羊经开区围绕“科技成果促转化”持续发力,推动创新动能“生生不息”。一年来,园区聚焦校地协同、产研贯通,以平台汇聚、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为抓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科创答卷”。
“小巨人”再添新军
科技成果转化见实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青羊经开区航空国创中心产业园内三家企业——湖南泽天智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未尔锐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飞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携手跻身这一代表全国中小企业最高实力与创新水平的行列。
这三家新晋“小巨人”,并非横空出世,其背后是青羊经开区持续优化、日益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在提供强力支撑。园区已构建起以飞行器数字敏捷设计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平台为引领,“专业化”与“特色化”平台为核心的“2+6+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累计建成各级各类创新平台82个,为技术研发与攻关提供了坚实底座。
丰富的平台资源催生了丰硕的创新成果。截至目前,园区有效发明专利数已达2377件,技术合同成交额持续攀升,2024年达172亿元,同比增长18.7%。为实现从“专利”到“红利”、从“技术”到“产业”的关键一跃,青羊经开区多措并举,精准发力:设立航空国创中心天使基金,为早期科创项目注入“金融活水”;搭建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打破壁垒,实现军民领域技术资源的互通共享;实施“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的双向“揭榜挂帅”机制,精准匹配供需,有效破解“卡脖子”难题。
一系列举措,共同打通了“技术—成果—产业”的转化通道,让更多实验室成果顺畅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家企业的成功入选,不仅是对其自身专业实力与创新能力的权威认证,更是青羊经开区科技创新机制活力迸发、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的有力证明。
“寻智”高校
校地协同打通产学研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校地协同的“催化剂”。今年10月,青羊经开区组织园区内重点企业,先后前往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进高校、链资源、促转化”人才科技交流对接活动。两场跨越南北的“双向奔赴”,成为青羊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在西工大的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中,航空国创中心、飞行器数字敏捷设计全国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无人机创新中心代表,以及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凯天电子、成飞民机等企业代表轮番上阵,短短半小时内发布近百项技术需求,内容涵盖智能设计、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空天技术等前沿领域。西工大的教授们则带来“工业CT先进检测与装备项目”“防热-承载一体化轻质合金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应用”等5项顶尖科技成果进行路演回应。这种“找矿挖宝”式的对接,效率极高,现场多家企业与专家团队在多个技术方向上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在哈工大的对接活动中,青羊区组织30余家重点企业,现场发布140余项“卡脖子”技术需求,涵盖智能设计、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哈工大则带来“机械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智能无人系统与先进控制”等顶尖项目,精准对接产业痛点。
企业代表与高校专家面对面洽谈,多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推动科技成果从“纸上”走向“市场”。
人才与产业共振
创新动能持续涌动
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在人才。青羊不仅“带企业找资源”,更“带岗位引人才”。在西工大现场招聘会上,青羊经开区内20余家重点企业及事业单位,包括凯天电子、成飞民机、615所等“链主”单位,提供了300余个优质岗位,覆盖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研发等种类,最高年薪达35万元。在哈工大双选会上,青羊企业带来400余个优质岗位,覆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吸引500余份简历投递,其中硕博人才占比显著。

为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青羊推出“全周期人才服务包”,提供生活补贴、租房补助、落户绿色通道等政策,更以优质的教育、医疗、交通配套,打造“工作在园区、生活在景区”的宜居环境。截至目前,园区已引育高层次人才544人,累计输送航空技术人才3000余人,为创新动能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从三家“小巨人”企业的崛起到与哈工大、西工大等高校的深度协同;从“2+6+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不断完善到四支人才队伍的持续壮大……青羊经开区正以系统思维、务实举措,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创新动能持续迸发,走出了一条“平台牵引—成果转化—人才支撑—产业集聚”的良性发展路径。
未来,青羊将继续深化“进高校、链资源、促转化”系列行动,拓展与更多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的长效合作,推动更多前沿技术在青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持续优化“政产学研资”协同生态,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加速航空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空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注入不竭动能。
在这场以创新为引擎、以产业为载体的生动实践中,青羊经开区正以实干为笔、以成效为墨,书写着“立园满园”的崭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践贡献“青羊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