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整治暖民心 四川万源市以实干践行群众实事承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整治成果写进百姓心坎里
“小区公共收益公示清楚了,电梯维修响应也及时了,这整治真是说到了我们心坎上!”家住万源市某小区的业主李女士拿着刚打印的物业收支明细,难掩满意之情。自 2025年中央部署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 16件具体实事工作以来,四川万源市以物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为突破口,通过高位统筹、精准发力、长效施治,将“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幸福清单”,让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成效可感可及。

高位统筹织密整治“责任网”
物业治理连着民心,关乎群众日常生活的幸福感。万源市参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市县党委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抓”的要求,该市迅速成立由县级分管领导任组长,纪委监委、住建等部门“一把手”为核心的整治工作专班,制定《万源市物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实施方案》,构建起“党委领导、纪委牵头、部门协同”的联动体系。
今年3月以来通过召开物业整治推进会进一步压实责任链条,明确要求各单位“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召开部门联席会等方式,打破信息壁垒,形成“发现 -研判 -整改 -反馈”的闭环机制。这种“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正是万源市落实中央“‘室组地’联动等协同机制”要求的生动实践。

精准发力破解民生“痛点题”
“以前反映小区公共收益不明晰,迟迟没下文,现在通过智慧物业系统就看到结果。”这是万源市开门搞整治的真实写照。为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该市一方面扩大线索征集渠道,在 55个物业小区张贴600余份公告,公开举报电话与邮箱,重点征集物业企业乱收费、侵占公共收益、管理部门吃拿卡要等三类问题线索,累计收到群众举报 16条;另一方面督促物业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聚焦服务质量、收费标准、收益公示等关键环节,排查出 20余处突出问题并全部整改完成,目前已累计规范公共收益100余万元,惠及群众26282户。
针对群众诉求“响应慢、解决难”的痛点,万源市借助“民声直达”、“12345”等平台受理群众诉求 500余件,实现办结率 98%。这种“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的机制,正是对中央“顺应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深化治理民生痛点难点”要求的精准落地。在整治过程中,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对漠视群众诉求、推诿扯皮的“中梗阻”行为严肃追责,坚决斩断侵害群众利益的“黑手”。

党建引领激活治理“新动能”
基层治理的成效,关键在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万源市借鉴四川省“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经验做法,成立物业服务行业党委,建立 5个物业党支部,通过召开专题党委会、党组会,将党的领导贯穿整治全过程。“党建 +物业”模式让党员干部主动沉到一线,通过“坝坝会”“串门走访”等方式听民意、解民忧,把整治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在制度建设上,万源市立足“长效治腐”目标,参照中央纪委监委“由表及里查根查源、建章立制促改促治”的要求,针对整治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着手完善物业企业信用评价、公共收益管理、维修资金使用等配套制度。同时通过成立小区监事人队伍、推动收益账目公开等举措,让业主真正成为物业治理的“主人翁”,从根源上压缩“微腐败”滋生空间。
整治成效映照民心“幸福度”
从“小区路灯坏了半月没人修”到“24小时内响应维修需求”,从“公共收益一笔糊涂账”到“线上随时可查收支明细”,万源市物业整治的成效正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显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区实现“物业服务更规范、资金使用更透明、诉求响应更及时”,群众的获得感在细微变化中不断提升。
“整治不是一阵风,要让群众长期受益。”万源市整治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针对整治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同时推广“智慧物业”管理经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种“既解当下忧、又谋长久治”的实践,正是对中央“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有力回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万源市以物业整治为切口,用实打实的举措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不仅擦亮了“清廉物业”的底色,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这既是该市落实中央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具体成果,更是新时代基层治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缩影。(供稿 万源市房产管理局王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