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指画走进峨眉山市双福镇小学 以文化传承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10月16日,四川省级非遗“峨眉山指画”传承人林栩及其弟子易树生、刘成明走入乐山峨眉山市双福镇小学,开展指画社团课启动活动。本次活动以“非遗传承”为核心载体,将传统文化浸润与学生文化自信、审美感知、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培养深度融合。

活动伊始,林栩及其弟子与学校校长梁文彬及为社团赠送学习用具的峨眉山市关工委委员们一同参观校园文化长廊。大家仔细浏览长廊内学生创作的绘画作品,不仅肯定了学生们的艺术表现力,更指出“少年儿童的创作是文化传承的鲜活表达”。这一过程既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创作的文化价值,也初步激活其“发现美、理解美”的审美感知素养,为后续接触指画艺术搭建文化共鸣基础。随后,林栩一行人前往社团课专用教室,与学校美术教师协作合力,有序准备、分发学习用具,为课程开展做好准备。

学生按指引入座后,由峨眉山市关工委副主席尧国华主持,他依次向同学们介绍到场的领导与三位指画任课教师,现场掌声热烈。讲话环节中,校长梁文彬明确强调“非遗进校园不是简单的技艺教学,而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以敬畏心感受传统、以好奇心探索艺术;非遗传承人林栩则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指画艺术传承百年,需要青少年成为‘活载体’”的期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在非遗传承中的“小主人”角色,进一步夯实文化认同与责任担当素养。

讲话结束后,林栩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自己深耕指画艺术的心路历程,同时重点讲解指画“以指代笔、以指运墨”的独特创作形式——通过对比传统毛笔绘画,清晰呈现指画“指尖有温度、线条具个性”的非遗特色,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统艺术的文化认知,强化文化自信素养。随后,林栩及其弟子分为三组,在教室不同区域同步示范。过程中,三位老师不断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大胆提问,让学生在“看、问”中锻炼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切实落实“实践创新”核心素养。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在指画作品前集体合影。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近距离触摸非遗指画,了解它的独特魅力,更构建了“非遗传承+素养培养”的社团课模式,为后续常态化教学中持续深化学生文化自信、审美感知、实践创新等素养,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奠定坚实基础。(供稿:双福镇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