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利州区大石镇:丰收季里遇见“小农夫” 稻田变身自然课堂
金秋的阳光洒向大石镇3500亩金色稻浪,不仅映照着农人丰收的喜悦,也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农夫”。当萌娃遇见稻田,一场关于成长、汗水与收获的自然课,在天地间生动开讲。
风吹稻浪,满目金黄。10月,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的稻田便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丰收时节。而在大荣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除了农机轰鸣、农户协作的经典丰收图景,更增添了一抹充满童真的亮色——一群来自幼儿园的孩子们深入田间,亲身体验“春华秋实”的完整篇章,让丰收的喜悦跨越年龄,代代相传。
“看!这就是我们吃的米饭小时候的样子!”在老师的引导和农户的帮助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走进稻田,用小手握住沉甸甸的稻穗,尝试使用传统的收割工具。从观摩现代化联合收割机的“大口吞吐”,到亲手体验收割的不易,孩子们在对比中直观感受到了科技为农业带来的巨变,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今年稻穗颗粒饱满,攥在手里沉甸甸!”园区种植大户罗安贵向孩子们展示着金黄的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自豪。他介绍,园区全程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种出的“曌香大米”香甜可口。这堂最生动的珍惜粮食课,就这样印入了孩子们的心里。
收割下的稻谷,需要归拢运输。孩子们化身“小小运输队”,三五成群,协作搬运。有的用小手抱,有的与小伙伴一起用筐抬,田间地头回荡着他们加油鼓劲的欢笑声。在这一抱一抬之间,他们不仅感受到了稻谷的“分量”,更初尝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纯粹快乐。
这片他们挥洒汗水的土地,正是利州区粮油生产的“核心引擎”。园区3500亩稻田全部选用优质品种,并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守护品质,预计今年亩产可达590公斤,总产量突破2000吨。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硕果里,也有了“小农夫”们一份微小的贡献。
劳动之余,广阔的田野本身就是最好的游乐场。一场趣味盎然的田野拔河比赛在田埂上热烈上演,孩子们的呐喊声与欢笑声响彻云霄,与丰收的繁忙景象交织成一曲动人的田园交响乐。
随后,孩子们又体验了剥玉米、剥黄豆的农趣。小手忙碌间,他们不仅认识了多样的农作物,更亲身感受到“颗粒归仓”的喜悦与内涵。园区“稻油轮作”模式所体现的土地循环利用与生态智慧,也通过这堂生动的实践课,深深印入孩子们的脑海。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近了自然,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种子。大荣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不仅是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产业高地,也正以其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农事体验,成为一座开放式的“自然教育学堂”。
如今,园区已形成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我们相信,当孩子们今日在稻田里收获的快乐与知识,必将化为对这片土地更深的情感,与所有利州人一起,共同耕耘更加美好的未来。
(供稿: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人民政府周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