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林药”结合 林地“长”出新经济
在筠连县乐义乡沙地村,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下,藏着当地村民的致富“良方”——淫羊藿。
今年,乐义乡引进宜宾沐禾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00万元,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流转300亩林地套种中药材淫羊藿,让林地“长”出新经济。目前,淫羊藿特色种植基地里,成片的淫羊藿在林间错落生长,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正组织村民开展除草、搭建大棚等工作。
“我们公司在筠连投资种植淫羊藿已经超过一千亩了,乐义这个基地是在今年3月31日正式动工的,可以采收后,亩产值能达到一万三千余元。”宜宾沐禾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乐义基地负责人邓刚介绍,淫羊藿作为一种喜阴耐寒的中药材,不仅不与林木争地,而且还可通过根系固土保水,形成“林药共生”的良性生态循环。
以前守着山林只能等树成材,现在林下种上了中药材,林下空闲地变成了产业增收地。随着种植基地的一步步扩大,这300亩的林下空闲地,就像一座运转的“就业车间”,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50多个务工岗位。
“这里离家近,我们在基地做点零活,家里的地也可以种起走,一个月下来,可以赚两千至两千八百元,生活没问题。”村民师远翠说。
淫羊藿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年四季都离不开人,移栽、施肥、除草、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加上活不重,这就为当地中老年、留守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务工机会,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一份劳务收入。
除了栽种外,目前,该基地还建了大棚育苗基地,准备自己育苗;修建的中药材加工厂也已经完成主体建设,正在完善设施设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乐义乡沙地村立足优良的生态、林地资源优势,打造“育苗—种植—加工”产业链体系,一场“靠山吃山”的“林药”结合,让林地“长”出新经济,小山村走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900万元,可带动就业150余人,人均年务工收入超1.5万元。(供稿方:筠连县融媒体中心 杨理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