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为绝望按下暂停键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为绝望按下暂停键

2025-10-14 17:07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一个月前,56岁的李先生(化名)因持续腹痛、黄疸就诊于外院,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胰腺癌,且肿瘤已侵犯肠系膜上动脉及门静脉,属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病变。

但两次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均未发现癌细胞。没有病理确诊依据,化疗无法启动,而肿瘤却在悄然进展。患者及家属陷入"是癌?非癌?"的煎熬与绝望中,辗转求医无果后,经多方推荐来到我院消化内科寻求转机。

精准研判:找出诊断失败"元凶"

接诊后,消化内科单晶医生团队对李先生既往影像资料进行了系统复盘。

他们发现,患者因严重黄疸已在外院置入胆道支架,而肿瘤位于胰头钩突部,支架金属支架的影像伪影恰好遮挡了常规穿刺路径,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前两次活检均未能取到有效组织。这一关键细节的发现,为破解诊断僵局指明了方向。

紧密配合:团队协作终破难关

为提高本次穿刺成功率,单晶医生选用组织获取量更高的FNB(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针)替代传统FNA针,并联合病理科杨鹏医师进行穿刺现场快速病理判读,确保每针取样质量。

手术当日,单晶医生在超声内镜引导下,以毫米级精度扫查胰腺钩突部。果然如术前预判,支架金属伪影严重干扰视野,病灶显示不佳,在可疑的胰管中断的前方穿刺一针,病理科杨鹏医生立即进行现场细胞学评估:"第一针未见异型细胞”。

单晶医生立即凭借丰富经验调整进镜角度,终于在支架边缘寻觅到一处仅约2mm的“安全窗口”。在此极限视野下,FNB针精准刺入病灶。第二针现场细胞学立即回报:“查见高度异型细胞”——胰腺癌终于被成功捕获!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专业治疗:患者希望重燃

确诊后,我院肿瘤内科团队第一时间介入,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目前李先生已完成首周期治疗,黄疸消退,疼痛显著缓解,影像学显示肿瘤活性降低。

"从绝望到重生,感谢医生们没有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家属含泪送来的锦旗上,"医术精湛除病痛,多科协作暖人心"两行大字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