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红色题材微电影《红色电波》开机仪式在雅安市举行,讲述一段未说的暗战!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沉默的荣耀》里吴石烈士的这句台词,正随着剧集热播刷屏全网。这部聚焦台湾隐蔽战线的作品,开播即拿下央视收视峰值3.8797%,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26亿次,让无数观众读懂了“无名英雄”在黑暗中坚守的重量。
在雅安的深山与巷弄间,也曾藏着一段同样惊心动魄的隐秘传奇。
10月15日,由雅安市委宣传部、雅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市档案馆、雅安市委保密机要局联合推出的红色题材微电影《红色电波》将正式开机。
《红色电波》是雅安市老促会牵头策划的“红色三部曲”系列微电影的第三部。此前推出的《星火》《红色粮仓》已在央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播出,反响热烈,并屡获国际荣誉,包括中美电影节、世界民族电影节、太平洋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奖项。
这一次,《红色电波》将镜头对准“油灯下的暗战”,用一盏灯、一个旋钮、一串密码,还原那段黎明前的艰险岁月。它要揭开的,正是一段与《沉默的荣耀》精神同频的历史——同样发生在看不见的战场,同样由普通人书写着不普通的信仰。
《红色电波》导演杨宓介绍,该片依托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1942至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在西康雅安地区的地下电台工作为主线,再现王少春(影片中化名王博韬)夫妇在隐蔽战线艰苦斗争的感人故事。
1942年的雅安,深夜总有些不寻常的动静——某扇窗会在固定时刻透出微光,又迅速熄灭;巷弄里偶尔飘出的“沙沙声”,没人敢细问来源。这些藏在日常里的“异常”,究竟在守护什么秘密?
国民党军统的监视网早已在雅安铺开。有个叫黄莎的人带着“特殊任务”而来,她查遍了城里的可疑信号,盯紧了每一个“外来户”。那些深夜里的“沙沙声”、一闪而过的灯光,都成了她追查的目标。这对夫妻的每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
故事里,关于这对夫妻的最终命运、电波传递的关键信息、暗战背后的历史转折……故事最后走向何方?答案将在10月15日正式揭晓!(供稿方:雅安市委宣传部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鲁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