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呼吸风景处,正是心之所居 ——“好房子” 筑就 “三遗之城” 宜居新标杆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都江堰:呼吸风景处,正是心之所居 ——“好房子” 筑就 “三遗之城” 宜居新标杆

2025-10-14 16:1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9月28日,都江堰市政府召开“都江堰——您呼吸风景的心之所居”房地产企业恳谈会,政企齐聚共话“好房子”建设新机遇。

9月30日至10月4日,都江堰市举办2025年国庆中秋房地产推介会,以“都江堰——您呼吸风景的心之所居”为主题。

10月10日,都江堰市发布《关于支持规划建设具有都江堰特质“好房子”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简称“二十条”),政策聚焦“好户型、好环境、好配套、好服务、好机制”五个维度,通过20条具体措施,全面提升住宅品质,致力打造“都江堰——您呼吸风景的心之所居”好房子宜居品牌。


“珍水万世堰·幸福安逸城”。都江堰,不仅是一座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三遗之城”,更是一座可以“呼吸风景”的幸福安逸之城。“都江堰——您呼吸风景的心之所居”,富有深意,巧妙地将都江堰最核心的资产——“风景”与人类最本质的需求——“呼吸”和“心之所居”相融,是对城市核心价值的精准提炼和对美好生活的郑重承诺!



呼吸风景“三遗之城”的沉浸式生活体验

在都江堰,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气,也是大美的风景。

“呼吸”的是世界级的生态环境。都江堰背靠青城山,地处天府之源,森林覆盖率极高,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岷江水穿城而过,带来了奔腾的活力和灵动的气韵。“呼吸”在这里不再是生存必需,而是一种洗肺、润心、滋养生命的健康享受,一种“临水而居,与江为伴”的诗意,是其他任何人工水景楼盘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底蕴。

“呼吸”的是千年的人文气韵。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活的、仍在呼吸的世界文化遗产。居住在这里,呼吸间仿佛能感受到李冰父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智慧结晶,能触摸到两千多年的历史脉搏。这不是一座没有故事的“新城”,而是一座有文化厚度、有精神温度的城池。青城山作为道教发源地,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弥漫在整个都江堰的空气中。这种文化氛围让“呼吸”变得更加深沉、宁静,有助于现代人从都市的喧嚣浮躁中解脱出来,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呼吸”的是老灌县的生活范式。都江堰人热爱生活、喜欢休闲,他们会把时间过得很慢,粗放中有精致,闲散中有心思。在都江堰的街头,每到早间、午间,都会有摊贩叫卖,卖的不是杂货,不是水果,而是一车的绿植和鲜花。一件小事,即是都江堰人热爱风景的折射。再讲一件事,老灌县人知道,幸福路上曾有两家大名鼎鼎的餐馆,一家叫“四季春”,另一家叫“一枝春”,餐馆的名字竟也取得如此芬芳,蕴含着都江堰人居家日常中的美好与诗意。

这里六水穿城,这里绿道密布。当您在岷江边漫步,看着在灯光映照下青绿的水,当您踩在舒舒软软的绿道上,您会惊诧,日子居然可以过得如此云淡风轻;当您在颐湖边发呆,看着绿色的树连同远处的山倒映在湖面上,您会发现,生活本来就有安静隽永的一面;当您参与到广场舞的队伍,又或是在街边吃一碗晶莹剔透的冰粉或是一盘被辣水浸泡的葱葱卷,您会爱上,这座城市暖心的人间烟火气。

当炎炎夏日,您站在南桥上,站在岷江畔,雪山融化的水自远方而来,裹挟着凉爽的风将您吹拂;而当望见雪山,看见绿水成为您的居家日常……

新出台的“二十条”,创新首层庭院,支持设置首层专有庭院;推广立体绿化,支持住宅小区项目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优化周边生态环境,整合小区周边零散绿地、桥下空间、滨水地带,植入休闲设施,形成贯通的城市居住区绿廊和绿色生活圈……

政策的出台,深谙生活美学。

您的呼吸,尽是风景。





心之所居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从古至今,都江堰便是一座宜居之地。

4500多年前,古蜀先民顺江而下、临水筑城,在这里创建了成都平原史前遗址——芒城,成为文明之光的见证。3000多年前,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

▲芒城遗址

市域内的青城山与都江堰珠联璧合,堪称世界罕见的双子星座。都江堰水利工程除了供人吊古怀物,更可贵的是,至今仍在造福百姓,惠及当代。遍览世界,都江堰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了都江堰,川西平原才能呈现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丰年常在的繁荣景象。

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侧,一座绵延八百里的青山,汲取了天地之灵气。公元143年,江苏人张陵辗转到达青城山,从此开创了中国道教与一座山融为一体的深厚渊源。近代的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里说:“中国人许多可爱的生活方式,都深受道家的影响”。

青城山有一处“洗心池”,即在此处洗涤心灵,只有放下心中执着,回归清净纯真的自然本心,才能深刻感受和体味人生美景及生活真谛。望远处的奎光塔,这是中国层数最多的古代砖塔;细品清溪园,这里珍藏有川派盆景的集大成之作;灵岩山,让你领略袁焕仙和南怀瑾的禅境;赵公山,被称作财神祖庭;玉堂窑,唐至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大型窑址群;熊猫谷,生活着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留海坝,留下司马相如的足迹……心之所居,就在都江堰。

▲清溪园

当您远离都市的喧嚣浮躁,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文化的哲思浸润人心。住在都江堰,即是找到了吾心安处,找到内心的平和与静谧。

《百寿图》创作者萧继东是一名都江堰新市民,他说:“山清水秀的都江堰,既是‘三遗之城’,又是长寿之乡。众多百岁老人在这里过着安逸宁静的生活。他们平和、安详、知足的神情使我深受触动,《百寿图》展现了都江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画卷,展示了都江堰长寿之乡的宜居品质。 

“心之所居”,也意味着和谐的社区氛围。都江堰人热情、包容,城市节奏舒缓,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心之所居”,承诺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升级和精神家园的构建。它告诉潜在的购房者:在都江堰,您的房产将成为一个能让心灵沉淀、让家庭关系更亲密、让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幸福空间。

“二十条”引导采用坡屋顶设计,彰显都江堰“雪山里的公园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特质。望山见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雪山下,古迹中,您的居所将与“ 三遗之城”融为一体。

李冰留下的“珍水万世”哲学思想,将在都江堰的好房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不尽的风景描不尽的心之所居

青城大桥通车了!从一座桥出发,我们去看两岸的风景,通向远方,走向未来……

碧水奔流两千载,天府之源都江堰。今天的都江堰市更是一座山清水秀、绿翠浸润的生态之城。全市总体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理形态,辖区面积12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全市自然环境宜人,全年平均温度为15.2℃;空气、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空气负氧离子最高达12000个/立方厘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37%,一直享有“长寿之乡”“天然氧吧”之美誉。

住在都江堰,交通快捷方便、区位优势明显。这里不仅自古就是成都通往川西地区的咽喉,如今更是完全融入“成都半小时生活圈”。外联内畅的通达交通网构建起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住在都江堰,打破了“风景区房产=度假房”的传统认知。在这里,可以实现“工作在成都,生活在都江堰”的理想模式。 weekday是繁华都市的拼搏,weekend是山水之间的治愈,都江堰,实现了“第一居所”的便利与“第二居所”的品质完美统一。

住在都江堰,家门口没有交通拥堵,一进大门便神清气爽;有鲜花绿植迎您回家,有“智能管家”为你服务;抬头望得见雪山,低头看得见碧水;大雨时不漏水,遇大风也安然;老人们有娱乐空间,孩子们能快乐嬉戏……回到家,就真正回到了幸福的港湾!

好地方,一定要有好房子;好房子,一定要有好配套和好服务。“二十条”保障全龄服务设施、激励公服设施增供、完善停车设施配置、引入特色生态服务、引导高品质物业服务、保障就近入学权益、探索个性化定制模式、赋能景区居住价值……

年届七旬的摄影家闫明苑,是都江堰市的“新移民”,退休后的他从青海省西宁市来到都江堰,开启了他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他说,来都江堰定居纯属偶然。多年前,他去了一趟瑞士,坐在莱茵河畔,喝着啤酒,看着远处曼妙迤逦的雪山,他想:“我生活在这里是件多么美妙的事。”

摄影 |闫明苑

当他第一次来到都江堰,站在岷江河畔的“蓝眼泪”,看着奔涌不息的岷江水被灯光映得碧蓝,远处的雪山如梦似幻地矗立。闫明苑一惊:“这里有山有水,正是我想找的心之所居!”后来,他果断在都江堰买了房,之前除了来旅游过两次,这里对他来说还很陌生,但他认为,自己会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到都江堰之后,摄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说,这里有青城山、有都江堰、有翡翠绿色的河水、有连绵不绝的雪山,随便一照都是风景。他说,都江堰人热情、包容,城市节奏舒缓,住在都江堰,有强烈的归属感。

摄影 |闫明苑

都江堰配套成熟、生活便利,同时又拥有顶级的环境资源,是追求高品质退休生活或寻找创作灵感的艺术家、学者的“心之所向”。因此说,生活在风景中,自己也就活成了一道风景。

心之所居,简单而言,即是宜业、宜居、宜人。宜业,深度融入成都重点产业生态圈,蓬勃的产业活力不仅带来广阔机遇,更为居者营造了“工作在风景里”的优质就业环境;宜居,每年吸引超3000万游客前来,让居者日常就能沉浸式感受“推门见风景,开窗品文化”的惬意;宜人,从优质教育、高端医疗资源的落地,到住房供给体系的多元,再到文化休闲场景的持续丰富,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居者需求,让生活的便捷与舒适触手可及。

都江堰,天人合一的宜居典范。来到都江堰,住在都江堰,爱上都江堰,这是您呼吸风景的心之所居,这是您繁花似锦的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