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益起赶集”:以邻里集市为纽带,绘就民生帮扶温暖画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府新区“益起赶集”:以邻里集市为纽带,绘就民生帮扶温暖画卷

2025-10-13 14:5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扎实推动四川天府新区民生服务精准落地,有效凝聚社会各界帮扶力量,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实际需求,2025年10月12日,由四川天府新区委员会社会工作部主办、成都高新区爱有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四川天府新区社会关爱援助中心承办的“天府邻里·益起赶集”困难群众关爱行动,在华阳街道滨江社区河滨・拾光公园圆满举行。活动以多元互动场景为载体,联动辖区居民、爱心企业、亲子家庭等500余人参与,将“保障民生”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行动,为困难群体送去实在帮扶,为社区注入互助温情。

咨询答疑在身边,福利知识轻松懂

活动现场专设民生政策解读区域,将社会救助政策与未成年人保护政策融入轻松的集市场景,聚焦群众最关切的帮扶需求;工作人员结合政策条款细致解答,同时发放政策宣传手册供居民查阅,让民生福利知识从“文件”走向“生活”,帮助有需要的居民精准掌握帮扶渠道,切实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小作品大光芒,童心温暖存档

儿童作品早早在展区就绪——有的整齐陈列在展架上,有的轻巧点缀在花坛边缘,错落间满是童真气息。志愿者们守在展区旁,每当有居民驻足,便轻声讲解作品背后的小故事,或许是孩子眼里的社区日常,或许是对温暖生活的简单想象。

原本安静的展区,因“听故事、赏作品”的互动变得格外鲜活,儿童的纯粹心意借助场景传递至更多人心中。

闲置流转间,藏着成长与善意

亲子家庭的专属摊位沿公园步道依次排开,闲置的绘本、玩具、手工小饰品被细心分类摆放。

这场“小摊位”实践,既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循环利用,培育了儿童节约意识与社交能力,更以亲子协作的形式拉近邻里距离,让“互助”理念在互动中自然传递,为社区公益生态注入鲜活力量。

心愿全兑现,每份期待都被照亮

活动现场的微心愿认领区待认领的心愿:可能是困难老人需要的保暖用品,或是困境儿童盼着的学习文具,每一条都标注着心愿主人的简单需求,让“期待”变得具体可感。

而随着活动的开展,现场更是有爱心企业认领了微心愿。四川冰心蓝心理咨询有限公司聚焦困难群众的切实需求,带来了一批满满诚意的爱心物资,涵盖轮椅、书籍、篮球等多个品类,实现了“需求 -资源”的精准对接,将企业社会责任转化为困难群众触手可及的温暖。还有爱心摊主不时为困难群众捐出自己的物品或收入,点点滴滴汇聚成爱的暖流。

童年游戏忆初心,代际互动聚温情

游戏互动区设五个特色点位,以“童年回忆”为核心打造多元参与场景,现场氛围热烈。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长辈手把手传授游戏技巧,让孩童在尝试中感受传统乐趣,代际间的互动让“童年记忆”成为连接情感的纽带,既丰富了活动体验,更以轻松方式增强社区凝聚力。在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家长还不忘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公益捐赠,稚嫩的小手与宽厚的大手共同托起温情瞬间。

多元服务传暖意,精准帮扶践初心

展区里,爱心商家的摊位有序排列,手工产品、儿童玩具、心理咨询……各类商品和服务等待着大家的探索和体验。残障人士的手工产品格外引人注目,一针一线间凝结着坚韧与自强。志愿者耐心讲解背后的故事,让每一份购买都成为无声的尊重与支持。人们在各摊位间穿梭挑选心仪商品和服务,展区洋溢着温馨欢快的氛围。

此次活动通过多元互动搭建起互助网络,让“精准帮扶”与“邻里温情”碰撞出最温暖的火花,活动虽已落幕,但对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并未止步。未来,四川天府新区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深化社会力量联动,以更精准的资源对接、更温暖的服务举措,为困难群体筑牢民生保障防线,持续编织有温度、有韧性的邻里家园,让民生服务的“精准度”转化为群众感受的“幸福感”。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