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再发力 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西充提升有机农业“含金量”
南充市农业农村局坚定围绕市委、市政府"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工作总抓手,大力开展农业特色优质发展行动,以“一带五路五产业”为蓝图,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持续推进“一区两地三乡”建设,在广袤田野间掀起“稳基础、扩产能、强链条”的攻坚热潮,向着“奋战三季度、冲刺满堂彩”的目标阔步前进,引领南充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秋色(资料图)
晨光初醒,西充县天马山还笼罩在一层雾气中。技术员小李俯身检测,一组组精准数据不仅记录着果树的生长,更见证着这片土地20多年来对有机农业的执着探索。从标准化种植到智能化管理,从产业链延伸到品牌化打造,西充正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现代农业之路。
严标准重科技筑牢产业根基
在天马山有机农业园区,近千亩“爱媛38”、耙耙柑、沃柑等晚熟柑橘长势喜人。园区实施精细化管控,覆盖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每棵果树都拥有一份专属“健康档案”,生长信息实时更新、全程可溯。园区负责人程贤君介绍:“我们建立了多道标准化管控工序,从土壤改良到果实采收,每一步都有标可依、有据可查。”
园区全面推行有机种植标准,杜绝化学农药和化肥,广泛采用“绿肥+”生态种植模式。柑橘树下,三叶草郁郁葱葱。程贤君拨开草叶抓起一把土,只见蚯蚓松土,土质松散,带着腐殖质的清香。“三叶草是果树的‘天然保姆’,能抑制杂草、固氮培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长期保持在3%左右。不仅免施化肥,挂果率也显著提升。”结合黄板、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措施,园区有效构建起生态屏障,保障柑橘健康生长。
果园的智能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控精度。田间分布着小型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土壤传感器及高清摄像头,依托5G网络实时回传数据,形成全覆盖的物联监测网络。“坐在指挥中心,就能全面掌握果树生长情况,真正实现‘云端种地、指尖管理’。”程贤君表示,“智能化既提高了作业效率,也确保了标准化生产,这是我们柑橘能荣获2024年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并直销海外市场的关键。”
在质量追溯方面,园区构建了完善的管理体系。每批上市果品均带有唯一追溯码,扫码即可查看从育苗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这一体系依托西充县建立的“县—乡—企”三级检测网络和全覆盖追溯系统。2022年以来,全县23个乡镇(街道)全覆盖新建农产品快检站,形成“全程可追溯、风险可预警、责任可追究”的现代化监管机制。
“近3年,我们的有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9.6%以上,这是令人欣慰的成绩。”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建平表示,“通过实施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管控,我们切实筑牢了有机农业的质量生命线,不仅赢得了市场信赖,还荣获‘亚洲全域有机发展杰出奖’,入选‘全球有机农业十大典型案例’。四川天马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新川蒲食品科技(南充)有限公司荣获‘有机品牌创新力量奖’,成为全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标杆。”
强加工树品牌实现价值跃升
从天马山的现代化果园起步,西充有机农业发展动能持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步入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繁忙景象扑面而来,各条生产线有序运转、全速推进。
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汇聚了众多农产品加工企业
在双塔粉丝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将有机红薯加工成包装精美的红薯干,包装上“西充黄心苕”地理标志格外醒目。“我们开发的有机红薯干,市场价格是普通产品的3倍以上。”企业负责人语气中充满自豪。
这座产业园是西充延伸有机产业链的核心载体。近年来,园区启动扩容提质工程,新增标准化厂房,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升级生产线。目前,园区内汇聚了17家企业,年加工农产品3.5万吨,精深加工年产值超30亿元。通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新鲜优质的有机原料经过多道工艺,化身为包装精美、营养健康的系列食品,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成功进军中高端市场。
产业园内,村民采收蔬菜(资料图)
品牌是价值提升的核心引擎。西充创新打造“桃子姐、薯大哥、橙小弟、辣妹子”四大有机文化IP,以鲜活形象赋予农产品地域特色与情感温度;持续培育本土品牌矩阵——目前全县拥有有机品牌85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二荆条辣椒、“西充黄心苕”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名录,“玫澜”玫瑰产品获全国名特优新品,并获中、欧、美三方认证,远销23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6000万元。“西充有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渠道畅通助力品牌价值变现。西充积极构建销售网络,一方面与盒马鲜生、麦德龙等高端商超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发展4800亩订单农业,实现“以销定产”;另一方面积极参加首届亚洲有机产业展览会、第二十三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展示机会,今年以来仅通过展会签约订单金额就超1100万元,有效衔接优质产品与市场需求。
产业链的延伸、品牌提升与渠道拓展,不仅推动全县有机产业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实现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的跨越,也惠及广大农户——产业园带动周边500余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西充正以“链”为翼,推动有机农业实现从“高产”到“高质”的跨越,走出一条提质增效、富农兴产的乡村振兴新路。
融文旅促增收描绘乡村新景
距离天马山20公里外的莲池镇天兴桥村,是西充探索“有机+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萌宠主题墙绘与传统川东院落相映成趣,游客可带着宠物漫步有机农场,体验采摘乐趣,感受乡村慢生活。
“我们的有机蔬果品质优良,扫码可查生长全过程。”在“老疯杨”直播间,创始人杨兴正向千万粉丝热情推介。2017年,杨兴返乡创办动物救助基地,凭借真实温情的短视频收获超1400万粉丝;2021年,他成立农业公司,发展有机农业,推动“老疯杨”品牌与“治愈小村”农文旅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其直播矩阵销售额突破6100万元,真正实现“流量”变“新农资”、“粉丝”变“消费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老疯杨”的入驻不仅带动农产品销售,更吸引人才回流,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有机饭”。“刚蒸好的有机红薯包子,快来尝尝!”午饭时间的天兴桥村,“充国蒸笼宴”香气四溢。老板任成松掀开蒸笼,热气腾腾的包子引来游客阵阵赞叹。曾经是建筑工人的任成松,如今经营“充国蒸笼宴”,日均接待游客超300人。“真没想到,能在自己家里创业,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他笑着说。
26岁的兽医冉洋放弃城市工作返乡就业,杨维忠等20多名青年重拾竹编老手艺……人才回流持续激活乡村内生动力。随着特色民宿陆续开业以及萌宠嘉年华、非遗传习周等品牌活动的推出,如今天兴桥村有机农场里游客尽情采摘,民宿中茶香四溢,直播间里带货繁忙,竹编工坊内匠心流转,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带动就业超1000人,村民年收入增长30%,全村年产值突破亿元。
在2025年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中,“老疯杨”成功获评全国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典范,杨兴本人也入选全国农村电商带头人。天兴桥村的蜕变,是西充锚定“生态田园·有机西充”战略目标,以生态为本、有机为魂、文旅为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该县还重点打造古楼、莲池等特色镇,高标准建设凤凰山有机生活度假区,推出“充国里·有机生活街区”“天兴桥·治愈小村”等一批网红打卡地。一条全长14公里的有机乡村慢生活示范带,将乡愁记忆、有机文化与休闲度假深度融合,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农旅综合收入3607.65万元,惠及农户百余户。
“西充的实践表明,有机农业不仅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赵建平表示,通过20多年耕耘,西充建成有机基地28万亩、认证17万亩,110个品种通过有机认证,培育有机农业企业58家。未来,西充将持续深化全域有机战略,全面实施产业提质、科技赋能、融合延链、服务增效、品牌培塑、基础配套、文化培育等七大行动,加快建设“中国有机第一县”步伐,让更多有机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供稿方:南充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