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脸反复肿胀、青紫,竟是病毒感染!
66岁的李女士(化名)自三年前开始出现反复面部肿胀,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病因。近期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期间揪出了“真凶”——HV-LPD(一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种罕见的EB病毒(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皮肤表现。
三年前,李女士开始无缘由地出现面部肿胀和青紫,尤其以右侧面颊为主。吃海鲜后、辛辣食物后症状会加重,但局部没有疼痛或压痛,也没有咽痛、皮疹或关节不适。
起初,她以为是普通的皮肤过敏或炎症未处理。李女士尝试了药物治疗,症状暂时缓解,但体重明显下降。更让她焦虑的是,停药后肿胀和青紫又反复出现。
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外出和生活质量,让她不得不重视起来。近期,李女士到就近医院就诊,医生敏感地察觉到可能不是单纯的“过敏”,建议下做了皮肤活检,最终确诊为“EB病毒阳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开心了:
找准病因,对因治疗,病情好转
为了更进一步的治疗,李女士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继续诊治。入院检查时,血液内科医生综合分析后认为:李女士的疾病,考虑是“种痘样水疱病淋巴增生性疾病(HV-LPD)”。
血液内科谭竞主任表示,种痘样水疱病淋巴增生性疾病(HV-LPD)属于EBV病毒感染导致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常常表现为皮肤反复水肿、溃疡,尤其是阳光暴露的部位。有的患者表现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生严重的溃疡,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简单以为是“蚊子毒性大”,要怀疑是否是EBV病毒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查找到EBV感染是诊断这类疾病的核心。该类疾病有往EBV病毒相关淋巴瘤发展的可能。
目前,李女士在规范的治疗下,病情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