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育英才硕果满枝头!中高职“三阶四维五环+数字驱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新突破
近日,2025年巴中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揭晓。四川省平昌县职业中学组织的参赛团队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教学能力,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勇创佳绩,获得11项市级奖项,涵盖9大学科和专业领域,展现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效。
强化政策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进入“类型教育”发展新阶段。《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强化中高职衔接”“推进公共基础课程一体化设计”的要求。同时,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共基础课程需从“碎片化”转向“系统化”。
2022年,中组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推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按照《四川省“组团式”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阶段学校实施方案》,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校结对帮扶平昌县职业中学。学校紧紧抓牢帮扶契机,强化政策引领、着力队伍建设、提升育人水平,倾力打造“三阶递进+四维融合+五环发展+数字驱动”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重内涵建设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坚持“思想领航+青蓝工程+数字赋能+三自管理”的内涵式发展方式,大力推进“青蓝工程”计划,落实“传帮带”机制,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中高职“3+2”培养合作,致力于培养“师德高尚、专兼结合、业务精湛、校企互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构建中高职“三阶四维五环+数字驱动”的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初步衔接。
学校在帮扶团队的助力下攻坚克难、改革创新,通过多维度调研锁定一体化设计的痛点与突破口,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明确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核心素养目标作为一体化设计的基准,创新构建“三阶四维五环”+“数字驱动”的课程衔接一体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创新“需求牵引、场景驱动”的融合路径,构建“数据驱动”的全过程评价体系,实现多学科数字平台联动发展,打造“基础+专业+思政”三位一体的数字化课程生态。
联合实践验证成果优化推广
从“课程改革”到“生态重构”,学校以思想政治、英语、心理健康等公共课程为应用范例,辐射到更多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初步形成中高职“三阶四维、数字驱动”多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试点院校通过“中高职联盟”,实现区域内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极大丰富。该模式的应用推广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职业能力显著增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跨越式升级,学校数字化模型化教学模式革新转型,为县域职业教育一体化贯通发展提供“教学改革样本”。
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内务管理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巴中市重点职业学校”“巴中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高中组)团体一等奖”“平昌县高考质量先进单位”“平昌县教育招生考试先进集体”“平昌县安全先进单位”“平昌县青少年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学生高考成绩逐年突破,实现质的飞跃,本科升学率大幅提升;教师团队课程获建国家级、校级示范精品课程3项,获得省市级师生教学比赛奖项累计50余项,完成省市县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公开发表相关学科具有影响力的论文150余篇。学校形成县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参与创建“名师工作室”活动和学术交流,积极进行成果优化和推广,拓展了校校合作、校地合作,促进了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西部县域地区和更广范围的中高职课程贯通衔接提供了可复制可施行的范例。(供稿方: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张家宁、王华、陈俊、刘晓明、曾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