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山野结“金果”振兴谱新歌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屏山县:山野结“金果”振兴谱新歌

2025-09-30 15:57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金秋时节,在屏山镇柑坳村的砂仁种植基地里,漫山遍野的砂仁植株长势喜人,成熟、饱满、翠绿的果实缀满枝头,累累硕果不仅点缀了山野也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村民们正忙着砍枝、收果、转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今年有四亩多砂仁,大概要收一吨多点,今年行情比去年好,卖得到一万零点的钱。”屏山镇柑坳村5组村民王永和满面笑意地说。

屏山镇柑坳村综合专干马正海告诉笔者,村上种植砂仁已有20年,相比较其他农作物,砂仁种植成本相对较低,村民们利用山坡、田边、路边的边角地就可以种植,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被当地群众誉为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近几年,通过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当地还在村周边建起了中药材加工生产园区,群众种植的砂仁更有“去处”。

“我每天大概是(收购)两万多斤,大概时间收30天,(今年)大概产量鲜果就是800吨到900吨左右,干果就是在200吨左右,产值预计在600万左右。”在宜宾盛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厂房里,负责人黄远林一边和工人加工前一天刚收回来的砂仁,一边告诉笔者。

通过建设加工园区、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品质等举措,屏山县不断完善乡村产业链条,推动乡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砂仁也从药材,变成了药“财”。产业从以前的“找销路”,到如今的“直通路”,“金果子”的名字才真正扎到了种植户心里。

据了解,目前屏山县种植有砂仁1.5万亩,品种主要为香砂仁,由于其主要产地在四川,又被称为“川砂仁”,因其品质优良,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今年屏山县预计鲜果产量将达8000吨,总产值超6000万元。(供稿方:屏山融媒 雷鲤溶 陈默)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