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件产品亮相、签约金额超300亿、“南天门计划”吸睛!第十三届科博会交出“亮眼答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千件产品亮相、签约金额超300亿、“南天门计划”吸睛!第十三届科博会交出“亮眼答卷”

2025-09-30 14:2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9月29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成果发布会举行。恰逢绵阳科技城建设25周年,这场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为主题,聚焦“两用技术融合”的科技盛会,不仅集中展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成果,更以市场化转型的全新实践,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科技“硬实力”亮眼,千件高新产品亮相

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在本届科博会上亮出的科创“家底”令人瞩目。开幕式上,21个“绵阳造”机器人组成的“表演天团”成全场焦点。这是国内首次多企业、多型号机器人同台演绎,从机械舞步到协同互动,最终由机器人宣布展会开幕,既展现了“人工智能+文化创新”的融合魅力,更彰显了绵阳本土的科创“硬实力”。

在展览展示方面,3.2万平方米的展览区划分出科技城建设25周年、两用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专题展区,吸引28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1000余件高新技术产品,展品实物率超90%。其中,“低空卫士”激光武器、特种四足机器人、中大型无人机、商业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等50余件“首秀”产品,勾勒出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图景。

产学研深度联动,签约总额突破310亿元

科技的价值,在于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本届科博会紧扣“协同创新”主线,搭建起高端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的桥梁。密集举办涪江科技汇、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大会、航天国际化发展大会等30余场论坛,超3000名嘉宾围绕颠覆性技术趋势展开研讨;世界机器人大赛绵阳锦标赛等3场全国性赛事同步开启,400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点燃青少年科创热情。

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同样“硕果累累”:会上发布《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等多项报告和成果,遴选出40项最具突破价值的未来技术;首次集中发布“地平线”反无人机系统、全域全时核生化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焦点2号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等8项两用技术先进产品;准匹配3000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与参展商开展一对一商务洽谈,开展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产业技术研讨等活动,促成28个产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金额达4.06亿元。

更令人振奋的是,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大会暨光子科创城推介会,签订10个合作协议,签约总投资35.3亿元;在投资四川·中国(绵阳)科技城建圈强链产业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55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投资总额275.35亿元……

这批项目的“落子”,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协同、创新链融合,为绵阳“587”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市场化转型破局,激活全域消费

作为本届科博会的承办单位,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践行“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机制,推动展会市场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专设的产业供需对接馆中,30人技术经理人团队开展“淘展”服务,促成7项“高精尖”技术合作,1.3亿元签约金额推动“实验室成果”走向“产业化应用”。

中航工业“南天门计划”科幻IP的引入,更让科博会成为全民参与的“科技盛宴”。7000平方米的沉浸式科普展上,10万吨级空天母舰“鸾鸟”、空天战机“玄女”、白帝C型全尺寸模型等装备震撼亮相,驾机飞行、太空跳伞等互动项目吸引市民打卡。主题快闪店、“科宝”文创产品走进商超,凭门票可享240余家餐饮、酒店专属优惠的“票根经济”,实现“科博+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据预测,该主题展将吸引超20万人观展,门票、研学、文创等营收有望达1800万元。

25载科创路,科博会成科技城“开放合作名片”

从首届到第十三届,科博会已陪伴绵阳科技城走过13载;从展示窗口到合作平台,科博会更成为科技城建设25周年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本届科博会期间,央视《晚间新闻》等栏目4次聚焦报道,160余家媒体推出超1000篇(条)报道,微博、抖音等话题阅读量、播放量超1.4亿次,让“绵阳科创”声音传遍全国。

站在新起点,科博会将继续秉持“以科兴会、以会促产、科产一体”理念,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绵阳也将以此次科博会为契机,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四川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绵阳力量”。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