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旺苍:秋分米豆腐香 乡村里滋味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元旺苍:秋分米豆腐香 乡村里滋味长

2025-09-29 16:5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秋分至,农事休,稻米归仓,正是制作米豆腐的好时节。在广元市旺苍县五权镇清水村,村民黄翠英一早就在自家院子里忙活开了。这不仅是手艺,更是一场延续多年的传统仪式。

“今年新米好哦,长颗颗米配上碎玉米,做的米豆腐颜色亮、口感滑,谁吃了都说香!”9月21日,她一边说,一边利落地将米粒和玉米碎搅匀,清早的阳光洒进盆中,仿佛镀了一层金。

米豆腐,是旺苍人秋分时节必做的一道传统美食。它不只是一种小吃,更是对丰收的致敬、对自然的感恩,也寄托着团圆幸福的寓意。

黄翠英做的米豆腐,关键一步在于浸泡米料——她不用普通自来水,而是取当地柏树枝、杂木烧制成的草木灰,溶水滤清,做成天然的碱水。

“这水要泡足二十四个钟头,米才透得出香,带一点碱味,清清爽爽,是我们老辈人传下来的方法。”

浸泡好的米粒与玉米碎被缓缓倒入磨浆机,原本颗粒分明的粮食逐渐化作乳白色浆液,黏稠绵密,散发出浓郁的谷物香气。这一步,黄翠英从不假手他人,“磨得细,煮出来才滑”。

接下来是最见功夫的熬浆环节。她把米浆倒入大锅,灶下柴火噼啪作响。“刚开始得用大火,搅到黏稠了就得转小火,千万不能焦。”她手持长勺不停搅拌,米浆逐渐冒泡、变色,从乳白转为润泽的金黄,香气也随之四溢。

“你看这颜色,多正!”她笑着说,“这时候就能出锅塑形,上笼蒸了。蒸米豆腐,也象征着我们日子蒸蒸日上。”

一小时后,米豆腐出锅了。成品色泽金黄、质地细腻却带韧劲,草木灰的清香隐约可辨,不腻不燥,回味绵长。

米豆腐的吃法也多样。村民何志最喜欢拿来炒腊肉:“米豆腐切片,和腊肉一块儿下锅,小心翻几下,吸了肉香又不腻,是我们这最受欢迎的做法!”

李俊明家则偏好煮着吃:“酸菜汤里下米豆腐,或者煮火锅,暖和又入味,这几天餐桌上少不了。”

从小吃到大,从春忙到秋,一口米豆腐,承载的是旺苍人关于土地、时节与家庭的味道记忆。它不只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情感的延续,是一种只有在丰收时节才能完整唤醒的集体记忆。

秋分之后,天气渐凉,但在旺苍的村村落落,米豆腐的香气正暖着一户户人家的灶头与心头。它用最朴实的方式讲述着:丰收,不仅仅在于粮食满仓,更在于舌尖心头那一份踏实、幸福、蒸蒸日上的日子。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