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近千名师生深入乡村一线 将专业知识融入乡土实践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近千名师生深入乡村一线 将专业知识融入乡土实践

2025-09-26 17:1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于2025年7月全面启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精心组织13支主题鲜明、专业突出的校级实践团队,近千名师生深入乡村一线,围绕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助农、健康服务、推普兴乡、普法宣讲、基层服务,把“行走的大思政课”开在田间地头,将专业知识融入乡土实践,用青春智慧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系统谋划,精准对接,筑牢实践育人根基

需求导向,靶向设计。校团委协同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10余场乡村需求调研,形成“一地一策”需求清单,立足学院学科专业特色与地方发展痛点难点,精心打造“专业赋能·青春兴乡”系列实践项目矩阵,实现基层服务精准“滴灌”,确保实践活动目标明确、内容扎实。

专业化组队,协同育人。创新建立“1+1+N”组队机制(1名专业教师+1名思政导师+N名跨专业、跨年级学生),有效聚合师资优势、学生潜能和专业资源。专业教师提供技术指导,思政导师强化价值引领,跨年级、跨专业学生团队协作攻关,将知识学习、技能实训与价值塑造贯通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实现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劳动实践的深度融合。

全程护航,求真务实。明确负责教师,压实指导责任,建立“前-中-后”三段式保障机制。实践前做好思想动员、业务培训、安全预案,为实践活动提质增效;实践中实施“每日安全报告”动态监控制度,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强化新闻宣传和活动纪实,实时展示社会实践成果;实践后进行成果汇报、成果转化和评优树优,把社会实践融入“第二课堂”。多措并举,确保实践活动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聚焦特色,深耕专业,打造实践育人品牌

精研方案,专业服务惠民生。实践团队紧密依托专业优势,聚焦地方需求,设计针对性服务方案。电子与物联网学院聚焦乡村用电安全,策划“安全用电入万家,义务维修助振兴”行动;卫生健康学院“赓续红医路,青春暖银龄”团队传承红医精神,开展健康关怀服务和实用知识普及,增强基层健康保障能力。

深挖文脉,融合创新焕乡韵。实践团队将专业与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文化传播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数字媒体学院“非遗绘红韵·薪火传乡音”团队运用数字技术记录传播非遗文化;数字文旅学院“文韵传承践初心,红旅筑梦凉山行”团队,探索红色文化与旅游发展创新融合,激活乡村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推广普及,夯实基础促融通。学校“格桑花开·同心推普”“云仓益行”“涪江润心知行唐梦”及“美育同行·普话扬帆队”等实践项目团队奔赴四川西部民族地区开设五育融合推普课堂,通过唱红歌、绕口令、话剧表演、家访教学等方式提升当地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凝练成果,深化影响,彰显实践育人实效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和系统谋划下,成果丰硕、成效显著。在服务范围上,活动覆盖全省多个县乡,直接服务群众近万人次,获得地方政府和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实践成果上,各团队累计形成调研报告10篇,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百余项,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与科普宣讲近百场,维修电器设备300余件,健康服务惠及2000余人次,切实以专业能力助力地方发展。在品牌建设上,学院4支实践队伍成功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团队名单,开设五育融合推普课堂,覆盖近千人,有效扩大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在育人成效上,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得到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成才”的育人目标。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川职学子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饱满的青春热情,在广袤乡野间留下了坚实的奋斗足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独特的“川职智慧”和青春力量。(供稿方: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