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首届自然资源执法大比武9月 24-26日举行 砺尖兵守红线
为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执法能力,锻造高素质执法队伍,严守资源保护红线,9月24日至26日,成都市首届自然资源执法大比武在成都开放大学天府校区正式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以“磨砺执法尖兵,锻造一流队伍,严守资源红线”为主题,汇聚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24支执法队伍、96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练、以赛促干”的模式,全面提升执法队伍履职能力,为成都自然资源保护筑牢执法屏障。
三大竞赛环节聚焦实战,全方位检验执法硬实力
本次大比武紧扣自然资源执法核心业务,设置理论知识竞赛、案例讲评竞赛、模拟办案竞赛三大核心环节,从“理论素养”“实战分析”“现场实操”三个维度,全方位检验参赛队伍的综合能力。
其中,理论知识竞赛采用闭卷作答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要求每支队伍4名选手独立参赛,重点考察选手对行政执法基础法律法规、自然资源专业领域法律法规和自然资源执法实务等的掌握程度,夯实执法队伍的理论根基;案例讲评竞赛则由各队选派1名代表,通过PPT展示形式现场讲解执法案件,8分钟内需清晰呈现案件办理思路、疑难问题解决方案,既考验队伍整体办案水平,也检验选手的现场表达与逻辑梳理能力;模拟办案竞赛以团体实操为核心,每支队伍4人协同作战,竞赛流程严格复刻一线执法场景——从“天府调查员APP接收违法线索图斑”,到“实地定位核查”,再到“形成核查结论、拟制处置意见”,每轮30分钟的限时比拼,直接检验队伍的现场执法实操能力。
此外,活动期间还将同步开展执法业务培训,通过集中案例研讨、疑难问题答疑等形式,进一步补齐执法办案短板,强化全市自然资源执法队伍的业务基础。
高规格组织保障护航,确保赛事公正权威
为保障赛事有序、公正开展,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专门成立大比武组委会,统筹全局资源推进活动落地。组委会下设综合组、竞赛组、保障组三大工作组:综合组负责活动统筹、宣传报道与文稿准备;竞赛组牵头制定竞赛规则、评分细则及考题,全程把控竞赛流程与成绩统计;保障组则负责场地对接、餐饮住宿、车辆调度等后勤服务,全方位为赛事保驾护航。
值得关注的是,案例讲评竞赛环节还特别邀请了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执法局、成都市人民法院、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司法局业务专家担任相关环节的评分嘉宾,以专业视角严格评审,确保赛事结果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以比武促提升,推动自然资源执法工作见实效
近年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始终将自然资源保护作为“国之大者”,持续深化“1193”耕地保护工作体系,印发《成都市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党政同责、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耕地保护格局,推动全市耕地面积连续4年实现净增加,有效遏制耕地减少与粗放利用势头。同时,依托国土云等智能监管平台,推动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监管网络,结合“田长制”“林长制”推动执法模式从“被动应付”向“主动监管”转变,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坚持“零容忍”,并联合纪委监委、公检法等部门建立协同查处机制,形成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强力震慑。
本次大比武正是对现有执法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阅”与“能力升级”。活动设置团体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个人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及组织奖(3个“优秀组织奖”、1个“最佳组织奖”),获奖单位与个人将获颁证书,并在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内通报表扬。
“我们将以此次大比武为新起点,把赛事中展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实际工作动力。下一步,将持续紧跟政策调整,主动识变、科学应变,不断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自然资源保护铁军,推动成都自然资源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资源安全底线。”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