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楼宇经济新探索:引入“企业成长通” 运营方变“合伙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都青羊楼宇经济新探索:引入“企业成长通” 运营方变“合伙人”

2025-09-26 14:15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走进青羊数字金融大厦,一楼大厅的展示墙上多了一块崭新的“企业成长通服务基站”的牌匾,这是成都市泰恒华锐实业有限公司与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于近日揭牌共建的重要成果。

这块牌匾不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标志着“企业成长通”这一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平台正式进驻青羊数字金融大厦,也预示着成都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数字赋能”的双轮驱动下,将迎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此次合作是服务平台与智慧楼宇的深度融合,旨在为楼宇企业构建一个“足不出户”即可享用的“金融+数字+生态”一站式赋能新生态。

提供“足不出户”数字化一站式服务

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创始会长、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蒋鲲介绍,选择与青羊数字金融大厦合作,正是看中其作为优质产业聚集地的平台价值。双方旨在通过建立服务基站,将“企业成长通”的生态服务能力精准注入楼宇,为企业提供“足不出户”的数字化一站式服务,从而高效撬动整个企业服务生态,创造更大的共享价值。

成都市泰恒华锐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从楼宇运营方的角度揭示了此次合作的意义,并回顾了青羊数字金融大厦从1999年建成到2018年以甲级标准完成整体改造的更新历程,该项目已成为成都市首批楼宇更新示范案例。该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造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根本性革新,现代楼宇不再是为企业提供传统办公空间的角色,应转型成为一个能促成内部企业相互赋能、降本增效的“能量场”和“合伙人”。而与“企业成长通”的合作,正是看中其强大的生态服务能力与楼宇的产业定位形成战略协同,为企业发展提供超越基础物业的成长性服务。

让“企业找服务”变“服务找企业”

“企业成长通”是什么?究竟能为企业做什么?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党支部书记赵婷介绍,“企业成长通”是在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指导下,由成都市金融局、科技局、经信局共同主办,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发起承办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重塑楼宇园区的服务生态,从根本上将“企业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企业”,将楼宇从“物理空间”升级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合伙人”。

成长通服务基站以“三大服务体系+N类服务场景”,为企业发展构建起独特的三层赋能架构:在企业运营服务层方面,聚焦基础刚需,整合投融资对接、人才招聘、政策申报、业务拓展、载体租赁等企业经营中的高频服务,解决企业从初创到成熟在人才、政策、载体、财法税等方面的核心诉求,形成强大服务生态;在数字化转型服务层方面,响应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导向,提供数据标注、知识产权、12大应用场景等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找准数字化转型方向,将数据变为核心资产;在企业家品质生活层方面,首创“关怀企业家”理念,覆盖医疗健康、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个人及家庭关怀服务需求,让企业家能心无旁骛地聚焦事业发展,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点击进入“企业成长通”,一张排期紧密的企业供需对接活动计划表出现在眼前,“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多应用场景服务”“企业知识智能管理与数据标注服务”“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策划与咨询服务”等多场主题活动已规划上架。

“我们将企业供需清单或系列活动实时发布,入驻平台的企业若是有需求,可在线上报名,参与活动,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企业信息动态。”赵婷表示,这种“菜单式”的供给与“点单式”的参与,构成了服务基站高效运转的核心机制。企业只需轻点鼠标,便能一键锁定所需服务,并在报名后迅速进入由平台构建的精准对接通道。这改变了以往企业四处搜寻资源、沟通成本高的困境,将零散的、偶然的市场机会,转变为一套系统化、可预期的服务流程,让企业对接服务变得像查看课程表一样简单明了。

从“空间供给”到“生态赋能”的楼宇革命

“企业成长通服务基站”正式进驻青羊数字金融大厦,不仅是一次服务资源的搭建,更是青羊区推动楼宇经济从“以楼聚产”向“以产兴城”跃升的关键举措。青羊数字金融大厦地处成都市青羊文化金融商务区核心位置,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定位,已成为链接传统金融与数字创新的关键节点。而服务基站的落地,将进一步增强其作为优质企业“吸附器”的功能,推动楼宇从提供办公空间的传统角色,转型为赋能企业全周期成长的生态平台。

成都市泰恒华锐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青羊数字金融大厦早已超越传统空间租赁逻辑,正围绕文化金融、数字金融两大方向,构建“一中心两平台”运营体系——即以产业集聚为中心,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我们不仅要帮助企业‘引进来’,更要助力企业‘兴起来’,与‘企业成长通’合作,正是为了将专业的服务体系嵌入楼宇日常运营中,积极开展政企联动、行业沙龙、职工联谊等多样化活动,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壁垒,使同楼企业从‘物理邻居’转变为‘产业伙伴’,真正形成‘办公上下楼、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新态势。”

未来,双方将通过定期驻点服务、线上社群运营、数字化小程序对接等方式,系统化整合政策、金融、技术、市场等优质资源,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全周期、陪伴式成长支持,真正实现“企需必应、供需对接”,助力成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城市能级提升。

【责任编辑:杨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