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苟连江的“解忧杂货铺”
一双粗糙却沉稳的手,将新到的货物一丝不苟地码放齐整后,支撑着光洁如新的烟柜缓缓站直身子——小儿麻痹症留下的痕迹,并未磨去他骨子里的挺拔与坚韧。这是“乐乐烟酒副食”的店主苟连江,一位旺苍县的普通居民。小儿麻痹症使他自幼比旁人经受了更多的酸楚与磨难,但他不卑不亢,自强不息,靠着勤劳踏实的双手和乐观坚韧的生活哲学,一步步走出了幸福之路:码齐的是货品,撑起的是生活,擦亮的是尊严。他是这条街上最普通的店主,却也是很多人心里,那束温厚的光。
托举梦想的阶梯
邻居牵着背书包的小孙女,说笑着走过,老苟倚着烟柜看得出神。“这总让我想起我儿子小时候。”他的感慨里透着一股藏不住的骄傲。一年前,老苟的儿子成功拿到了复旦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家中带病的父母。“孩子有能力走得远,哪能因为我们困住他。”老苟这样说。
回想儿子考研期间,老苟夫妻俩的儿童游乐小摊因疫情影响关了张。入不敷出的三个月里,老苟看着孩子苦读的背影,忧心忡忡。思来想去,他顾虑着自己夫妻俩三级残疾的身体状况,决心在家附近盘下一家小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副食生意。开店伊始生意颇为冷清,老苟四处打听、慢慢摸索,后来才意识到,只有加上卷烟零售,将为小店带来更多的收益。在县烟草专卖局的重点关怀和客户经理邹丽的耐心帮助下,老苟的烟酒副食小铺很快走上了正轨,为家庭带来了安稳的生活,支撑起了孩子求学的理想。
爱不是彼此凝望,而是看向相同的远方。这间小小的铺子不仅是老两口平静生活的稳定器,更是一位父亲用爱托举孩子走向广阔世界的阶梯。
启航仍旧是青山
“做生意啊,也是门学问!”在客户经理邹丽的热心指导下,苟连江戴着老花镜,认真操作着智慧收银机。屏幕的光映在他已有皱纹的眼角,他却一如年少时那个求知若渴的学生,每一个步骤都反复确认。
于他而言,学习从来不是陌生的事。命运给了他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但他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在中专考试中拿下全镇第一,走进大学课堂。“后来呀,遇到了很多挫折”,老苟摆摆手,谈笑间道出人生的坎坷。毕业后,本该端上的“铁饭碗”因身体原因失之交臂。被安置到县水泥厂,却好景不长,又遭遇停产下岗。人生的风雨从未停歇。每一次他都几乎被推倒,但每一次,他都扶着命运的边缘,重新站直。
而今,在这方小小的烟柜前,在热情待客的闲暇时,他再次低下头、戴上眼镜,带着学习新知识的兴奋,一点一点摸索着操作他还不熟悉的智能系统。这不是什么新奇事,不过是苟连江的习惯——他这一生,从来都是这样,认真、不认输。
消烦解忧的杂货铺
“苟叔,您看这事儿我该咋办?”下班回家的小李一脸愁容地迈进小店,手里攥着刚买的烟,犹豫地开口。老苟不紧不慢地擦着烟柜,抬起头温和地劝道:“别着急,你跟叔细细说说。”这样的对话,在这方寸小店中早已不是头一回。四年了,老苟的烟柜静静立在那儿,像一位沉默的知己,听过太多的心事与叹息。
自苟连江夫妻俩盘下这间小店,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影响了身边的邻里街坊。有人失意沮丧、有人吵架争执、有人分身乏术……大家总会不自觉地溜达到老苟这儿来。一支烟、几句闲聊,或只是安静地待一会儿。店虽小,却打扫得窗明几净、货物摆放整齐有序,不仅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增设了快递免费代收的服务。正如店名“乐乐”一样,老苟的小店为街坊邻里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与舒心,逐渐成为了周边小有名气的“解忧杂货铺”。
“我们两口子吵架,总爱来找苟叔评评理,洗头的人多起来没时间带孩子,也是麻烦苟叔在照顾。”隔壁理发店老板娘真诚地说道。
“我这一辈子,经历的难处不少,”他常这样讲,“但我认为不管发生什么,人得向前看,得乐观、得善良。”从不被看好的穷小子,到撑起整个家的“大脑中枢”;从昔日停产关门的水泥厂、关张的游乐小铺,到如今生意蒸蒸日上的烟酒副食铺——在老苟看来,人能扛、心能宽,日子总能越来越好。
小店静立,烟火人间。苟连江用他残疾的身躯和从不认输的劲头,稳稳地托起了家庭的未来,也成了街坊们心中不可或缺的“定心丸”。这方小小的天地售卖的不只是烟酒杂货,更是一份豁达、一种慰藉、一个关于坚韧与热忱的生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