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四届大白菜节 雪山白菜引领农旅融合助乡村振兴
2025年9月23日,“雪山白菜·鲜甜理县”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理县第四届大白菜节在理县朴头镇梭罗沟村正式启幕。农业专家、企业代表、农户代表及各地游客齐聚绿意盎然的田间,共同见证丰收盛况,探寻理县以大白菜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振兴路径。
“自1984年在四川农业大学指导下首次播种,理县大白菜历经近四十年发展,已从零星种植走向规模化生产,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理县县委副书记覃治在致辞中介绍,理县大白菜不仅获得四川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功注册“理县大白菜”地理证明商标,更助力理县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如今,这颗高原白菜不仅端上了“省两会”餐桌,还远销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理县农业的“金字招牌”。
理县县委副书记覃治致词
活动现场的各乡镇特色产品推介环节亮点纷呈。朴头镇代表手持新鲜大白菜,详细介绍其“外层深绿、内芯嫩黄、脆嫩化渣”的独特品质,同时强调产品“有机肥培育、雪山水灌溉、高负氧离子环境生长”的生态优势,让在场者直观感受“雪山白菜”的天然特质;薛城镇依托当地优良水质发展冷水鱼养殖,其产品已成为高端市场“明星食材”,当地养殖企业负责人朱旭波直言:“理县水质好,能养出高品质冷水鱼,我们对这个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桃坪镇则带来青红脆李、苹果等特色水果,基层干部苏贾帮介绍,依托薛桃果业园区的引领作用,当地持续优化水果品种,已实现“四季有果、四季增收”,让果农稳定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
作为理县大白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梭罗沟村的产业实践是当地农户增收的缩影。该村支部副书记许光俊说:“村两委一直推动规范种植,通过减化肥、少农药、改良品种、调整种植密度、多施生物有机肥等措施,现在白菜品质上去了,卖价也更好,我们村干部打心底为乡亲们开心。”朴实的话语里,满是丰收的喜悦与对产业发展的认可。为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活动现场还评选出优秀种植/养殖户、助农惠农杰出单位、农文旅融合先锋、优秀互联网达人、优秀销售主播等多个奖项。“感谢政府搭台,我们会继续推广标准化种植,带动更多乡亲增收!”种植大户许元友的获奖感言,不仅道出了所有获奖者的共同心愿,更点燃了更多农户投身特色农业的热情。
近年来,理县始终深耕“农旅融合”发展方向,以产业为基、旅游为桥,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围绕大白菜产业,当地举办乡村振兴文化节、农事采摘节,让游客亲身参与农耕劳作,感受田园乐趣;依托冷水鱼养殖基地,打造“吃鱼赏景”特色项目,实现“养殖+休闲”双重价值;聚焦特色水果产业,推出“果园采摘游”,推动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传统乡村向旅游目的地升级。
如今的理县,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大白菜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产业化发展”,3万亩种植面积年产12万吨优质高山蔬菜;高原冷水鱼产业建成2个养殖基地,养殖水面超1.6万平方米,年产高品质冷水鱼超50万斤;水果产业通过园区引领、品种优化,真正实现“四季有果”。与此同时,“藏羌理物”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产销对接体系不断完善,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从一颗“雪山白菜”打响名气,到冷水鱼、特色水果等多元产业蓬勃兴起,理县正以清晰的发展思路,稳步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川西高原上持续书写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丰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