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低空经济安全密码!第十六个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活动在彭举行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解码低空经济安全密码!第十六个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活动在彭举行

2025-09-24 16:07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9月19日,以“赋能产业发展,守护无线安全”为主题的第十六个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核心活动在彭州天空之眼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举行。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成都市无线电监测站、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民航西南空管局、中国民用航空四川安全监督管理局、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彭州市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协办,多家无人机及无线电反制设备相关企业代表参与,旨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与深度交流,强化行业合规意识,推动无线电技术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活动现场,各主办、协办单位围绕“低空经济领域无线电管理”核心议题,展开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内容分享。成都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系统阐述了无线电管理在守护低空安全中的关键作用——从保障无人机精准飞行、避免信号干扰,到为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产业场景提供稳定通信支撑,无线电技术已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隐形基础设施”。规范无线电频率使用与设备管理,是推动低空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前提。

随后,中国民用航空四川安全监督管理局、空中交通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围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展开解读。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施行以来,首次明确了“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统筹、多部门协同、地方政府落实”的无人机管理体制,并按空机重量将无人机划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大型五类,针对不同类型细化了适航认证、飞行空域、操控员资质等要求。例如,微型无人机(空机重量<0.25kg)无需适航证但需视距内飞行,中型、大型无人机则需强制适航许可与空域联合审批,同时明确了无证飞行、违规进入管制空域等行为的法律责任,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或追究刑事责任。现场还通过“某企业违规试飞中型无人机致铁路中断”的典型案例,直观警示了违规操作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危害。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专家针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进行深度解读。该办法作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民用无人机通信系统的频率使用规范,网联无人机使用地面公众移动通信频率无需额外申请许可,卫星通信无人机则需取得频率使用许可与电台执照;同时简化了微功率短距离设备的管理流程,无需型号核准即可使用,既降低了小微企业合规成本,又通过“销售备案”“干扰处置机制”筑牢安全防线。

成都市无线电监测站在活动中分享了三起无线电违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不仅揭示了当前行业存在的“法规认知不足、流程不熟悉、侥幸心理”等问题,更体现了无线电管理部门“常态化监管+快速排查”的履职成效,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了明确指引。

本次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警示+互动答疑”的形式,搭建了政府与企业间的高效沟通桥梁。一方面,帮助无人机及无线电设备企业系统掌握最新法规要求,强化了“合规是发展前提、安全是产业根基”的认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需求、优化管理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为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不仅是落实国家无线电管理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更紧扣“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发展需求,为推动无线电技术深度赋能产业、守护低空无线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彭州也将持续加强无线电管理与服务,以严格监管筑牢低空飞行安全根基,打造实战化、体系化的安防示范场景,奋力构建低空安防发展新高地。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