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南溪黄沙初中省级课题组与黄明忠乡村教师名师工作室开展学术交流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宜宾南溪黄沙初中省级课题组与黄明忠乡村教师名师工作室开展学术交流

2025-09-22 17:0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深化省级课题《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研究》的实践探索,推动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深度融合。9月13日,南溪区黄沙镇初级中学校(以下简称“黄沙初中”)省级课题组与黄明忠乡村教师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课题组负责人李君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及黄明忠乡村教师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参会。

会上,课题主研人张延平首先围绕课题核心研究目标,结合量化数据与典型教学案例,系统总结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他明确,本课题核心研究方向为探索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经实践研究提炼出三大关键策略:

一是强化学生人生目标意识培养,激活学习内驱力。通过主题班会、榜样分享、生涯规划启蒙等系列化活动,帮助农村初中学生建立“学习与人生发展”的关联认知,有效改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显著提升课堂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夯实课堂提质核心动力。依托分层任务设计、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工具包开发等实践举措,系统引导学生掌握预习、总结、质疑等自主学习方法,学生课堂任务完成质量及课后自主拓展学习比例均实现可量化的显著提升;

三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以“1+X+1”课堂教学方式落地与多元教学评价实施为关键抓手。通过专题培训、名师示范课、校际教研研讨等多元化形式,丰富“1+X+1”课堂教学实施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切实提升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提供核心支撑。

同时,张延平结合研究进展提出当前面临的两大困惑,与参会人员展开探讨:一是如何将课题研究形成的理论模型有效转化为一线教师可操作、可复制的教学行为;二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保障课堂提质增效成果在日常教学中的可持续应用。

随后,黄明忠乡村教师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黄明忠,结合工作室在“情境化教学”“跨学科融合”领域的实践经验,从三方面分享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其一,坚持以生为本,精准设计教学全环节。通过课前开展学情调研明确学生认知起点、课中动态调整教学策略适配学生需求、课后布置分层作业兼顾差异,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保障教学质量,实现“减负不减质”。

其二,依托数智赋能,创新农村课堂教学形态。利用智慧课堂工具开展实时互动教学,打破农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限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

其三,深化教研联动,构建协同学习共同体。通过课题组与工作室“双轨并行”的合作模式,形成“研究-实践-反思-改进”的闭环机制,推动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高效衔接。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农村初中课堂提质增效典型案例复盘”“校本化教研资源整合路径”两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名师工作室成员谢宇提出,课题研究需始终扎根课堂实际,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两大核心,避免陷入“重理论建构、轻实践落地”的误区;课题组主研人郭福友则指出,教师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建议将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制度设计充分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

最后,课题组负责人李君作总结发言。他强调,本次学术交流会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实现了“研究经验互鉴、实践困惑共解”的目标。下一步,课题组将以“问题导向、实践检验、成果共享”为核心原则,持续扎实推进研究工作,推动区域内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

供稿方:南溪黄沙初中闵方岭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