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王河镇:风帆劲鼓势正扬
剑阁县王河镇党委拧紧党建“牛鼻子”,激发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全镇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本届党委班子履职以来,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依托坝坝会、走村入户开展宣传200余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00余次,覆盖4000余人。
精心培育,打造过硬党员队伍。着力改善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干部周转房“五小场所”全面配套,有效调动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村“两委”干部积极参加学历提升行动,扎实开展村社干部后备力量摸排工作,育强乡村振兴“领头雁”。通过“线上送学”“线下寄学”“送学上门”,开展2024年党员兜底培训工作,对1000余名党员进行全覆盖培训。严把党员入口关,注重从基层一线、青年干部等群体中发展党员,2024年预备党员转正9名,发展预备党员8名。为15名党龄达50年以上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春节、国庆期间及“七一”慰问困难党员70余人,保障190余名正常离任村干部待遇,传递组织温度。
夯实思想,强化组织人才建设。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邓小燕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专题辅导。新建南华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柘坝村党建文化广场。镇党委换届以来,累计提拔乡副科级领导2名,提拔事业单位副科级领导1名,提拔专职纪委副书记5名,推荐3名干部交流到县纪委监委派驻(派出)纪检组工作,干部职级晋升13人、职员等级晋升8人。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荣获乡镇目标考核“优秀”等次。
规范建设,提升党支部战斗力。围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严格督促各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紧盯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持续整治村级阵地“滥挂牌”。与帮扶单位一起,积极争取资金,提升改造深垭村、弹垭村、公店村便民服务场所,推行落实“阳光村务”,规范设置党务、村务公开栏,对“三资”管理、低保户纳入等信息,及时公开更新,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引导群众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群力村获评四川省“川善治”千村激励计划“村民说事共商共治奖”。
抓实党纪学习教育,敲响廉洁警钟。2025年以来,围绕“六大纪律”引导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覆盖400余人次。依托大蜀道廉洁文化基地展示馆、李榕家风馆等,组织12名科级领导干部参加警示教育活动3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4场次,敲响防微杜渐、敬畏法纪的长鸣之钟。
项目建设“挑大梁”,经济发展“后劲强”。王河镇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实干为先、项目为王”理念,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镇域经济实现稳步增长。
招商引资成果斐然。坚持大抓招商,创新完善亲友、老乡、商会、行业协会等信息渠道,精心绘制招商地图,建立目标企业库、储备项目库,形成产业链招商引资目录。通过举办王河镇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座谈会,成功招引四川启航伟业科技公司发展优质粮油等项目5个,总投资4000余万元。2023年以来,成功招引四川荣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土地3800余亩,实施规模化、现代化种植。依托“成绵苍巴”高速区位优势,招引剑阁泰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10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2024年以来,争取资金1200万元新建王河幼儿园,争取500余万元专项资金新建柘坝村排洪渠和移民文化广场,争取资金380万元推动南华村、深垭村和新电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争取资金110万元实施蜀柏村管网延伸项目。成功争取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落地,完成南华村农情监测点规划设计,在龙凤等3个村配套景观式杀虫灯60盏。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创造务工岗位200余个,发放劳务报酬356万元。争取畅通工程项目,加宽道路2公里,硬化道路10.6公里,新建产业路3.4公里。整治病害山坪塘5口,新建提灌站5个,新建微水池4座,对11处水库进行养护,改建龙凤村武引渠系2公里,实施南华村防洪渠系整治等水利工程12处。在华阳社区等3个村(社区)实施厕所革命223户,建成深垭村“千村示范”样板工程93户,改造农村危房92户。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镇内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建立起“1+5+N”的服务体系,包括项目全程代办、要素保障、统计服务、人社代办、金融扶持、宣传推介等内容,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安排工作人员实行“保姆式”服务,促进企业早办事、快办事、办成事。
强化服务促优化。安排镇科级干部、部门主任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定期深入企业对接走访,通过点对点服务交流等形式,倾听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共计走访镇域企业80余次。实施“清单式”管理,一一记下企业诉求并形成为企办理问题情况清单,坚持“靶向”施策,做到小问题现场解决,大问题限时解决,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眼下正是柑橘管护的关键期。连日来,王河镇蜀柏村的白家山爱媛基地里,10多名村民正在为今年的采收做准备。
业主白金魁是一名退伍军人,6年前返乡创业,和朋友合伙栽植264亩爱媛柑橘苗。“去年园里的果子品质相当好,皮薄肉厚水分足,总产量超过60万斤,总产值在200万元左右。”白金魁说,今年虽然天气干旱,但在精心管护下,还是丰收在望。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资源互补、特色制胜、生态赋能、产业突破”的发展思路,使出振兴“连环招”,打好发展“组合拳”,通过精心谋划用“实”招、产业发展出“真”招、振兴农业亮“硬”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用“实”招,精心谋划集体经济。采取“镇牵头、村抱团”的村级集体经济合作发展新模式,充分借助优质粮油、中药材、肉牛羊、剑门关土鸡等主导产业,带动各村(社区)协同发展一三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精心谋划乡村旅游节、金宝李采摘节等文旅活动,高质量建设王河镇秸秆综合回收中心、优质大米精深加工中心,拓宽村集体经济产业链。
出“真”招,加快实施产业项目。通过“公司+农户+村委会”模式,泰汇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深垭村流转400余亩林地,实施“地下中药材、地上黄柏树”套种项目,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亮“硬”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速推进公店村、平乐村、荣光村的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大田景观,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进一步细化优质粮油产业规划,丰富产业业态。同时加大物流企业招商力度,形成购销运产业链,全力保障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出、运得出”,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精研深耕,打造园区典范。对标国家级农业园区创建标准补齐短板,加快剑南(王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园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绿色循环、链条延伸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园区质量、综合效益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建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县的核心样板区。
谋篇布局,激活产业动能。发挥深垭村中药材产业园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千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构建“肉牛养殖+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处置”的绿色循环农业生态链,确保秸秆综合处理中心、王河有机肥厂等项目建成投产,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王河镇始终把民生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本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的理念,从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入手,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00积分换抽纸,60积分换洗衣粉,只要有基础积分都可以领取一袋食盐,在积分超市,很多生活必需品都可以用积分兑换。”王河镇新电村村“两委”成员郑吉昊介绍道。
2023年以来,新电村通过线上全流程管理系统中的积分制板块,进行积分申报、审核、评议、公示、兑换,不断推动乡村治理走向数字化、信息化。村级治理行为量化成积分,形成可累积、可比较、可折算的积分体系,每月对农户积分进行评比,每月热情值前十的村民还可获得额外积分,根据积分多少兑换相应物品。积分超市既拓宽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度和广度,又拉近了党群关系,以积分“换”出了乡村新风貌。
近年来,王河镇坚持党建引领,按照“服务为民、管理靠民、治理惠民”原则,依托“川善治”平台构建起“党组织领导、多方参与、群众自治”的农村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实现村里事务人人参与,村庄变化网上可见。
该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公店村、平乐村、鲁垭村先后被评为全县重点帮扶优秀村、剑阁县乡村振兴分类考评成绩突出村。截至目前,累计在10个村实施厕所革命1066户,完成6个村959户千村示范工程项目农户化粪池建设;累计识别“三类户”38户96人,发放雨露计划376人次,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新农合参保率达100%。
周密部署,织牢安全防护网。推动党建与安全工作深度融合,每周制定工作计划,每季度组织召开工作部署会,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及任务。汛期第一时间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场办公,将“四下基层”的要求落实到防汛工作全过程。全年投入应急力量400余人,累计排查重点“九小场所”消防、燃气安全100余次;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50余次,开展交通安全劝导100余次;综合应急演练2次。投入30余万元用于应急物资储备、标识标牌设立、宣传资料发放等,深化安全生产“五进”活动,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持续增强。
“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让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王河镇党委书记杨雪如是说。
奋楫扬帆,才能引领潮流之先;干字当头,才能打开机遇之门。王河镇将继续努力拼搏,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剑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