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嘉陵:“嘉临”携手 共育协作之花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南充嘉陵:“嘉临”携手 共育协作之花

2025-09-17 10:53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临海市的帮扶下,金凤镇卫生院新院区投用。蒋语涵摄

自2021年与浙江省临海市结成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在产业升级、医疗提质、人才培育三大领域收获了累累硕果。一笔笔协作资金注入生产线,一座座崭新的卫生院拔地而起,一场场精准的技能培训接续开展……东西部协作正以看得见的成效、摸得着的实惠,为嘉陵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升级改造产业项目

近日,在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桑食品加工车间,一派现代化生产景象:流水线旁,工人们身着洁净工装,专注地操作着各类自动化设备。“开酥机参数正常,准备投料!”老师傅一边调整控制面板,一边向投料区的同事喊道。面团在开酥机的匀速滚动下被压成均匀薄片,紧接着,在成型机精准切割、造型后瞬间变成形式各样的饼干半成品。随着传送带和自动排盘机的运行,饼干被有序输送到盘中。整个车间内,各类设备配合默契,现代化食品加工的高效尽显无遗。

这一现代化生产场景得益于东西部协作的大力支持。据悉,四川尚好茶业特色产业基地提档改造项目获得了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的支持,今年5月,所有设备已完成安装。新设备包含了包馅机、成型机、压扁机、排盘机等先进机械,组成了全自动桑叶食品生产线和包装线。

“过去我们的生产线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车间相关负责人站在运转的设备前介绍,“如今这条全自动桑叶食品生产线的效率是原来的3倍,每天能生产30000个产品。自动化包装线的工作效率更是原来的10倍,每台包装机每分钟能完成140个产品包装。”

与此同时,在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同样展现出一派现代化生产景象。由东西部协作提供260万元资金支持的南充银海丝绸特色产业生产车间改造项目已圆满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以“生产升级+品牌赋能”为核心,新增的2台送货机器人辅助作业,进一步降低人工依赖,大幅度节省劳动力,让生产更紧凑高效。车间配备的专业空气净化系统有效过滤粉尘,为高品质蚕丝被生产筑牢洁净环境基础,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

近年来,嘉陵区积极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对多个产业项目进行改造升级,实现生产、品牌、文旅多维升级,推动企业形成从原料加工到成品产出的完整产业链,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未来,这些项目将进一步擦亮嘉陵区产业发展名片,带动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改善基层医疗条件

9月11日上午,在嘉陵区金凤镇,一栋蓝白相间的四层建筑格外醒目,这是刚刚投用的金凤镇卫生院新院区。踏入新院区综合大楼,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崭新先进的诊疗设备令人眼前一亮,彻底改变了老院区陈旧的面貌。前来就诊的居民王雪梅满脸喜悦地说:“以前看稍微严重点的病都得往城里跑,路上耗费不少时间,特别麻烦。现在新卫生院又大又好,设备先进,医生也多了,关键就在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

金凤镇卫生院院长任林介绍,老院区条件有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而新院区的建成,得益于东西部协作的重大机遇和对口帮扶的大力支持。新院区巧妙地利用原闲置粮站进行改造升级,总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大幅改善了就医环境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临海市的帮扶下,新院区配备了全自动生化仪等先进设备,规划设置128张病床,日均门诊接诊能力可达200人次。同时,医院将为金凤镇及安福、龙岭、吉安等地群众提供更全面、优质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缓解“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9月12日上午,在嘉陵区李渡镇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现场,项目已完成桩基础施工,正在进行保养。该项目于今年7月开工,总建筑面积3210平方米,将新建门诊综合楼、附属配套设施并配备相应设备。建成后,李渡镇及周边群众的就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嘉陵区基层医疗建设成果斐然。2019年,一立镇卫生院大观分院建成;2020年,龙蟠镇中心卫生院落成;2022年,安平镇中心卫生院投入使用。如今,金凤镇卫生院新院区已投用,李渡镇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据了解,嘉陵区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借助东西部协作积极引入资源,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这些拔地而起的卫生院,不仅是一座座医疗建筑,更是东西部协作情谊的见证,为嘉陵区百姓筑牢了坚实的健康屏障,成为嘉陵区基层医疗服务网络的重要支柱,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广大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健康动力。

培育多领域人才

“注意托住颈部,翻身时要保持身体轴线平衡……”近日,在嘉陵区河西镇泰山村村委会会议室里,48名村民正全神贯注地围着示范台,观摩养老护理老师的动作演示。实操环节中,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托起模拟人体的头部,现场不时响起鼓励的掌声。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会了专业照护技能,更懂得了如何更好地照顾家里老人,让关爱更有温度。”长春村村民唐宗明的话道出了参训学员的心声。

这幕火热的学习场景,正是嘉陵区东西部劳务协作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的生动缩影。区就业局依托130万元东西部劳务协作专项资金,围绕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关键环节集中发力,针对市场用工需求开展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实用培训。截至目前,本轮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已覆盖21个乡镇(街道),开设21个班级,培训980余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超过700人。通过“小班制+实操化”教学模式,确保学员真正掌握一技之长,为群众就业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培训只是嘉陵区深化东西部协作的一个方面。早在8月29日,嘉陵区教体局就已组织39名师生奔赴浙江临海,开启新一轮跨区域教育交流。这支由13名挂职教师和26名学生组成的队伍,将系统开展校际交流、挂职锻炼与技能实训。

学生们进入临海市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技能学习与实训操作,通过跨区域学习提升技术能力,为未来高质量就业拓宽渠道;挂职教师则深入当地中小学课堂,观摩教学实践、参与教研活动,系统学习课程建设、教育信息化等先进经验。近年来,嘉陵区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借助临海优质教育资源,已累计选派24名教师挂职锻炼,组织112名学生赴临海学习、接受培训。

从技能培训到教育协作,嘉陵区正通过多形式、多领域的协作实践,构建起“教师交流、资源共享、技能共训”的协作新格局。这些举措不仅为嘉陵人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持续助力。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