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医医院:右肘“锈住” 关节镜助她成功伸直手臂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元市中医医院:右肘“锈住” 关节镜助她成功伸直手臂

2025-09-16 18:03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田野,56岁的刘女士总会下意识望向自己僵曲的右肘。对于这位劳作半生的农妇而言,提一桶饲料、拧一把湿衣、甚至梳头穿衣,都成了奢望。她的右肘仿佛被时间锈住,直到一场微创手术,让冻结的关节重新流淌起生活的力量。

一场持续一年的“机械故障”

作为常年劳作的农民,刘女士的右肘在一年前开始发出警报。初期只是劳动后隐痛,休息后缓解,像极了过度使用的机械需要上油保养。但口服消炎药后,疼痛并未消失,反而愈演愈烈。DR影像揪出了病根:关节软骨严重磨损,骨质增生如铁锈般蔓延,关节缝隙窄如发丝。

术前右肘活动范围角度

今年8月,当她再次踏进医院时,右肘已几乎“锁死”,主动活动范围仅存30°到80°之间。“端碗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下地干活了。”刘女士苦笑。这片她耕耘了大半辈子的土地,似乎正在渐渐离她而去。

医者仁心: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

面对刘女士复杂的病情,广元市中医院骨三科主任肖潇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估。“患者关节退变严重,但年龄和职业特性要求我们必须在缓解疼痛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关节功能,”肖主任在术前讨论中表示,“我们为她制定了‘关节镜下清理+松解’的个体化方案,这个微创手术既能精准去除病变组织,又能最大程度保护健康结构。”

医疗团队格外关注刘女士的焦虑情绪。“很多长期受慢性疼痛困扰的患者会对治疗产生恐惧和怀疑,”主管医生解释道,“我们多次与刘女士和家属沟通,用关节模型直观讲解手术原理,消除了她的顾虑。”同时,康复治疗师提前介入,指导她进行肩腕关节的力量训练,为术后康复打下基础。

关节镜下看见的“战场”与精准治疗

近日,在手术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如期进行。通过3个2mm的小孔,将关节镜探头送入刘女士的肘关节内部。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术中,镜下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刘女士右肘关节内及周围滑膜大量炎性增生、水肿,滑膜增厚,肱尺、肱桡关节骨软骨损伤达Outbridge分度Ⅳ度,肱尺关节严重退变,关节间隙狭窄,周围组织粘连,鹰嘴窝见骨质增生,局部骨质疏松。

医生在关节镜下仔细清理了炎性滑膜,用射频等离子电刀紧缩修整关节软骨,清理关节间隙,松解周围组织粘连,还对尺骨鹰嘴窝进行了松解……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谨慎,既要去除病变,又要保护重要的神经血管。

术后右肘活动范围

手术非常顺利,术后刘女士右肘关节被动活动范围扩大至5°至110°之间,极大地改善了关节功能。

术后康复:医疗团队全程守护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第二天,康复治疗师就来到刘女士床边,指导她早期功能锻炼。“我们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康复计划”治疗师表示,“通过西医运动疗法配合中医及锻炼,帮助关节逐渐适应新的活动范围。”

疼痛管理团队也为刘女士提供了多模式镇痛方案,结合药物和非药物方法,确保她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必承受过大疼痛。

“医生护士每天都来查看我的恢复情况,教我怎么活动手臂,怎么管理疼痛,”刘女士欣慰地说,“他们的专业和关怀给了我很大信心。”

据介绍,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肘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能让患者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肘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肘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像刘女士这样的重度骨关节炎患者,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关节镜手术是一种高效的治疗选择。

医院健康提示:肘关节警报时,这些信号别忽视

刘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肘关节骨关节炎如同沉默的关节“锈蚀”,早期不易察觉,但一旦进入重度阶段,便会明显影响生活。

如果你也出现:肘部持续疼痛,夜间痛醒;伸直弯曲严重受限(无法梳头、摸嘴、提物);活动时发出“咯吱”声;关节肿胀变形。

建议尽快进行:X光检查(看骨骼间隙与骨刺)、磁共振(评估软骨软组织损伤)、超声检查(查看积液与滑膜)。

(供稿:广元市中医医院蒋婷)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