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刑侦专家到街头卫士!民警古博用“三度”丈量平安尺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从刑侦专家到街头卫士!民警古博用“三度”丈量平安尺度

2025-09-16 14:0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古博,2023年毕业于泸州警校,先在遂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事科学鉴定所,从事实验室精密仪器,后后转战北固派出所工作,他从“破案专家”蜕变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执法有力度:雷霆出击护安宁

面对违法犯罪,古博展现的是精准的打击力与无畏的担当。去年年底,分局部署对天峰街一处藏污纳垢的窝点进行集中收网。作为骨干力量的古博,凭借在刑侦支队锤炼出的扎实业务功底和敏锐观察力,与同事们密切配合,细致排查每一个角落,他们行动迅速而果断,最终将这个组织、容留卖淫的窝点一举捣毁,33名涉案人员悉数落网,干净利落地斩断了这条破坏社会风气的毒链。

这份“快”与“准”,也体现在日常案件侦办中。古博协助办理的一起盗窃案中,嫌疑人多次作案,行踪诡秘。为锁定其动向,古博与同事在监控屏幕前连续紧盯两个多小时,一帧帧反复查看,最终捕捉到关键线索。这些线索帮助承办民警成功锁定了嫌疑人,并顺藤摸瓜,破获了一个3人盗窃团伙,挽回群众损失上万元,有效维护了辖区治安。

服务有温度:春风化雨润无声

古博的温度,在于那份融化坚冰的耐心与超越职责的关怀。去年二月一个微寒的下午,接到公交车司机求助:一位女乘客在车上从早坐到晚,茫然无措。古博迅速赶到现场,发现对方是听障人士且沟通极其困难——既无法书写,对手语反应也有限。他先递上一杯热水安抚其情绪,随即现场学习基础手语,一遍遍地尝试沟通。无声的“对话”持续近两小时,连人脸识别和系统查询也一度陷入僵局。最终,当古博用手语比划出“送你去救助站”时,女子用力点头。在救助站,她向古博高高竖起两个大拇指,这无声的感激,正是对他心中“群众事无小事”最温暖的诠释。事后,古博并未止步于此,他通过社区、残联等多方渠道继续寻找,最终成功帮助该女子联系上了家人。

这份温度,甚至延伸至高墙之内。今年8月,古博办理一起盗窃案时,发现嫌疑人没有家人、生活困顿、衣衫褴褛。依法办结案件后,古博自掏腰包购买了衣物,说明情况后请看守所民警送到到了嫌疑人手中。他说:“嫌疑人首先也是人,希望这些微不足道的温暖,能成为感化他们、促使他们向善的一点点力量。”

处事有深度:明察秋毫解心结

古博的深度,在于洞悉案件背后的症结并追求“案结事了人和”。去年12月27日,古博处理了一起家庭纠纷引发的损坏财物案。丈夫胡某龙在与其妻子争执中,顺手将菜刀从窗户扔出,砸坏了楼下邻居的汽车挡风玻璃。古博严谨勘查现场、走访群众、逐帧分析监控录像,构建了清晰的证据链。面对铁证,胡某龙承认行为并承担了法律责任,案件依法起诉。

然而,故事并未结束。不久后,被判缓刑的嫌疑人胡某龙找到古博,倾诉自己在家庭中的委屈。虽然案件已结,古博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嫌疑人的心理同样值得被关注。他主动组织双方调解,耐心沟通。最终,胡某龙的妻子当面诚恳道歉,这迟来的理解,终于抚平了胡某龙心中的块垒。这种对“人”而非仅对“案”的深度关怀,同样也让另外一起电瓶车被盗案的受害人由衷感慨:“古警官处理案件的态度,带给我们十足的安全感。”

基层工作虽然繁杂且充满挑战,但对古博而言,成就感的时刻也俯拾皆是:纠纷调解当事双方握手言和;监控屏幕前苦熬锁定关键线索;看着流浪者得到救助踏上归途;收到群众领回失物时眼里的感激;甚至领导一句“案子办得漂亮”的认可……这点滴微光汇聚成他心中不灭的灯火。

从刑侦专家到街头卫士,古博在平凡的岗位上刻下了不凡的印记——执法有雷霆之威,服务有春风之暖,处事有洞察之明。街巷的烟火气里,他用“力度”“温度”“深度”丈量着平安的尺度。正如他心中铭记的信念:脚下热土的祥和,便是至高无上的勋章。这枚勋章,无声地佩戴在每一位被他守护的百姓心间。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