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科学薪火 燃精神火炬 四川省弘扬科学家精神片区宣讲报告会(遂宁站)成功举办
为深入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青少年科学素养根基,推动优质科普资源深入校园,9月12日,由四川省科协主办、遂宁市科协承办、遂宁市龙凤实验学校协办的“追寻科学之光践行精神力量”四川省弘扬科学家精神片区宣讲报告会(成都平原片区遂宁站)成功举办。遂宁龙凤学校师生、遂宁市科技工作者代表等近300人齐聚一堂,共赴一场兼具科技深度与精神温度的科普盛宴。
报告会现场氛围热烈。首位登场的宣讲嘉宾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歼-10B飞机试飞副总师卢克,他以“蓝天有梦龙飞凤舞”为主题展开宣讲,他与航空事业的四十年羁绊,源于一份“为国铸器”的坚定初心——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首批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自此便以执着坚守扎根航空领域,全程参与歼-10系列、歼-20隐身战机等多型装备的设计研发。为同学们搭建了从航空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应用的知识桥梁,同时结合亲身参与歼-10系列战机的研发与试飞经历,讲述这款国产三代机从设计、试验到首飞、定型的艰难与辉煌。科研路上,他以攻坚克难的韧劲突破技术壁垒,以对航空事业的赤诚践行使命担当,这份精神不仅让他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航空工业一等功等荣誉,更促使他在科研之外主动扛起科普责任,登央视《开学第一课》传递空天梦想,2024年当选成都“蓉城园丁-共享教师”,常进校园、企业普及航空知识,用行动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要坚持自己的初心,尤其是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发自内心的热爱胜过一切……”展现了他与航空事业的四十年羁绊,源于一份“为国铸器”的初心。卢克以“蓝天有梦龙飞凤舞”为题展开宣讲,深刻诠释航空科技工作者“为国铸器”的初心与担当。在互动讲述自身科研经历时时,他不时停下向同学们抛出航空领域的趣味问题精心设计了多个航空知识问答,引发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与深入思考,让“空天梦”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从飞机设计细节到空天探索常识,同学们纷纷举手、积极分享想法,互动氛围热烈又和谐。同时,他还借大家的发言进行补充讲解,让专业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紧接着,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原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以“中国‘稻’路”为题分享感悟。他提到,追溯科研之路,一切都源于那份朴素的乡土情怀。出身农村的他,1982年考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后,才真正体会到农业科技的千钧重担。“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科研,它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这份认知,在他师从杂交水稻领域的院士导师后变得愈发深刻。李平的故事,是万千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缩影——他们俯身田野,秉承科技惠民初心,在稻穗低垂处,深藏着振兴乡村、永固粮仓的力量。他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为指引,多年扎根水稻研究一线,在田埂与实验室间奔波,潜心选育优质稻种,用亲身经历诠释水稻科技对守护民生、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的重要意义。他还特别寄语青年学子:“青春可贵,希望大家守住对科学的好奇,在探索中踏实成长。”
作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这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始终贯穿他的科研生涯。他深耕杂交水稻领域,带领团队以迎难而上的韧劲攻克多项育种关键技术——那些荣誉与成果,正是他坚守科研初心、践行科学家精神的生动注脚。科研之外,他更主动扛起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多次为党政干部、种植大户讲授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水稻文化知识,以科技之力赋能乡村振兴,让科学精神在服务民生中落地生根。
宣讲结束后,学生们围绕科研坚守与青年发展相关的话题踊跃提问,卢克、李平分别结合自身经历,用通俗表达和真实案例耐心回应,既化解同学们的心中所惑,更点燃全场探索科学的热情。
遂宁市龙凤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赖佳上台进行总结发言。他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大家懂得感恩,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也感谢身边人给予自己的支持;要像卢克、李平两位专家一样,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怕困难、坚持奋斗,把对科学的好奇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遂宁市科协领导在总结致辞中强调,科技助力地方腾飞,创新驱动发展前行,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秉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构筑科技强国贡献“遂宁力量”。
活动最终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此次活动通过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让与会师生深刻感受到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为青少年点燃科学梦想不仅让青少年真切感受到科学家精神,的力量,同时更给遂宁市科普事业注入新活力,为全省同心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培育创新后备力量凝聚起坚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