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翠屏莲藕赴港澳 一口鲜脆跨山来
“这批刚打包好的莲藕,3天后就能端上港澳市民的餐桌!”近日,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莲藕初加工基地内一派繁忙,宜宾市翠屏区友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国纯一边和工友们协作作业,一边兴奋地说道。
在现场,刚从藕田采收的莲藕正经历标准化处理:淤泥被逐一冲净后,藕节迅速转运至分拣区,工人按长度、直径、表皮完整度分类筛选,再整齐装入有防护膜的纸箱。箱口密封前,还会专门检查一遍,确保藕节摆放稳固、无挤压损伤。
基地的一侧,一辆冷藏车已停靠在装卸区,工作人员正检查车厢内的温控设备。“现在打包的这批莲藕,预计3天后就能出现在港澳市民的餐桌上。”范国纯再次提及运输时效,这批供港澳的莲藕是当地精心培育的“萼莲6号”品种,该品种有不易变色、自带回甜味的特点,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谈及莲藕能顺利进入港澳市场,范国纯提到了关键的“通行证”——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认证。“为了拿到这个认证,我们花了不少功夫。”他说,认证最主要就是在种植、管理上严格要求,化肥与农药的施用品类、用量等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并安排专人负责。
“所有环节都得按标准来,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莲藕从基地出发,到端上港澳市民餐桌,始终保持最佳状态。”范国纯表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到田间实地核查,不仅对农田的灌溉水、土壤进行了抽样检测,出具了详细的检测报告,还对莲藕的采摘、分拣、包装等每个环节都提出了严格要求。
除了供应港澳市场,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的莲藕还销往甘肃、新疆、宁夏、北京等地。有着“西部藕海”美誉的永兴镇,全镇种植莲藕1.8万亩,年产藕2.7万吨,年产值超2亿元,在扩大莲藕种植规模外,还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模式。
近年来,该镇打造川南莲藕交易中心,引入莲藕加工企业,建成投用莲藕初加工基地,可实现日处理鲜藕上万斤。永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莲藕品牌,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不断提升产品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供稿方:翠屏区融媒体中心叶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