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警营引路人 涪陵公安人民警察训练基地砺技铸盾护平安
九月的重庆涪陵,暑气渐消却余温未散,涪陵区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基地内,氛围却比盛夏更显火热——基地教官正带领60名参训民警开展警务技战术训练。汗水浸透的藏蓝警服、精准规范的战术动作,勾勒出警营里别样的“教学图景”。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这群既是“守护神”、又是“引路人”的公安教官,正用专业与坚守为涪陵公安队伍锻造“能战之师”,用“传帮带”的初心守护一方平安。
沙场砺兵:每一堂课都是“实战预演”
训练基地射击场,教官肖刚指令铿锵:“验枪!低姿戒备!装子弹准备!小心!”他目光如炬,近乎苛刻地紧盯每位参训民警的射击动作,任何不规范的细节都逃不过他的视线。发现有民警握枪手法偏差,他立刻快步上前,一边示范标准动作,一边耐心纠正:“握枪要记五个字——正、包、实、塌、锁,得用心体会要领,绝不能学练脱节。”这边刚纠正完,他又匆匆走向队列另一端,忙碌的身影在射击场上不停穿梭。在手枪勤务使用专项训练中,从枪械安全操作规程,到握枪手法、射击姿势、实弹考核,再到日常擦拭保养与勤务应用,每个环节都紧扣“实战、实际、实效”,赢得参训民警的高度认可。
射击训练刚落幕,模拟警情处置演训便紧锣密鼓地展开。“某小区发生持械闹事警情,请快速处置!”教官唐龙简要说明警情后,即刻下达指令。3名参训民警闻令即动,迅速组建最小作战单元,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先期处置。演训复盘阶段,唐龙直指关键:“民警出警前务必配齐装备并细致检查装备状态,做好安全防护、确保有备而战;处置过程中需强化沟通协作以形成合力,灵活运用所学警务技战术与战法,保障处置任务圆满完成!”随后,他亲自示范规范的警组配合与站位控制要领,还邀请学员开展红蓝对抗模拟实操,让警务技战术思维与安全防护意识真正根植于心。
急救训练中,教官邢馨予蹲在训练垫上,手把手教学心肺复苏:“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保持频率、垂直按压!”面对新警,她反复强调:“这些技能是救命关键,容不得半点马虎。”
稍作休息,徒手控制训练场地已响起整齐的喝令声。“注意脚下步伐要稳,重心压低!”教官李松霖和文清松手持模拟橡胶警棍,边演示边讲解徒手控制的核心要领。随后,参训民警两人一组两两对练,教官们穿梭在队伍中,针对动作不到位的学员“手把手”调整姿势——从手指发力点到脚下站位,每个细节都反复打磨。
一天的训练结束时,参训民警小李感叹:“教官教的全是‘保命招’‘实用技’,以前只在视频里看,现在亲手练过,心里才真有底!”
亦师亦友:每一份关怀都是“成长助力”
“警营教官,既要教‘术’,更要暖‘心’。”训练场上,教官们是严师,对动作不规范的学员“毫不留情”;训练场外,他们却是学员们的“知心人”,总能及时察觉大家的难处。
新警小刘第一次参加实弹训练时,刚听到第一声枪响就慌了神,手指开始微微颤抖。教官周良才一眼看出他的紧张,当即暂停训练,把他拉到一旁:“我第一次射击,比你还紧张,子弹都没上膛就想扣扳机!”一句玩笑话让小刘放松不少,随后周良才耐心讲解枪支构造,握着他的手调整据枪姿势:“呼吸放慢,把注意力放在准星上,相信自己能行。”在周良才的鼓励下,小刘重新站到射击位,这一次,子弹精准命中靶心。
“训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教官们常说的话;而“有困难找我们”,则是他们对学员最暖心的承诺。训练间隙,教官们常会和学员谈心,了解他们在岗位上遇到的困惑。在训练基地,“师生情”早已融入藏蓝岁月,成为警营里最温暖的羁绊。
潜心研发:每一项创新都是“平安保障”
“警情处置要‘对症施策’,装备技战术更要跟着实战需求走。”这是涪陵公安训练基地教官团队在研发训练内容时始终秉持的理念。针对辖区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嫌疑人近距离控制等实战场景,肖刚带领教官团队经过反复调研、模拟推演,创新研发出“臂盾警务技战术”——将警用臂盾的防御优势与主动控制技巧深度融合,让装备效能在处置中最大化,为民警安全与群众平安再添一道“防护盾”。
训练现场,教官们围绕臂盾的实战价值展开教学:从战术功能拆解到适用场景分类,从基础操作要点到风险规避技巧,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臂盾不是单纯的‘挡箭牌’,穿戴时要贴合手臂发力点,持握时掌心需预留缓冲空间,防御格挡要对准攻击要害,推击控制要借腰腹力量传导!”教官冯巍和况常明一边手持臂盾分步示范穿戴规范、持握姿势,一边逐字强调动作细节,尤其针对防御时的重心稳定、推击时的发力节奏,反复演示纠正,确保每个技术要点都紧扣“实战有效”。
为让参训民辅警真正理解动作背后的逻辑,教官团队还特意筛选多起典型处置案例,结合臂盾技战术进行复盘。一个个真实案例让抽象的战术变得具体,也让“为什么这么练”的疑问迎刃而解。
训练场上,参训民辅警神情专注,按照教官指导分组开展专项实操。教官们穿梭在各组之间,对姿势偏差、发力错误的学员“一对一”纠正,手把手调整角度、指导发力技巧,直到每个人都能形成肌肉记忆,确保在突发情况下“出手即标准、用盾即有效”。
“以前用臂盾总觉得‘不顺手’,现在掌握了这套技战术,不仅敢用、会用,更知道怎么用它保护自己、控制局面!”参训民警小张的感慨,道出大家的共同心声。“我们多研发一个实用战法,民警在现场就多一分安全;我们多打磨一堂精品课,群众的平安就多一分保障。”肖刚说,这份“研发初心”,是教官团所有人的共识。
教师节来临之际,涪陵公安训练基地的训练任务仍在继续。这支全年累计培训全市民辅警1500余人次的团队,没有鲜花、没有贺卡,却收获了最珍贵的“礼物”——参训民警考核通过的成绩单,一线民警用他们传授的技能成功处置警情的捷报,还有群众口中“警察越来越靠谱”的称赞。
(供稿方:涪陵区公安局)